青海省体育局落实全省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实施情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意见》下发后,省体育局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文件,按照职责分工,分解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积极协调省统计局、民政厅等有关部门和部分地区,对全省体育市场主体进行了排查摸底。截至目前,我省体育协会、俱乐部和体育企业331家,体育产业基地7个,营地35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个,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约为1500人。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体育企业规模偏小,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偏少,州县体育企业发展缓慢,体育公共服务被边缘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融资难度大,体育产品消费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出台政策,明确保障。结合我省体育企业实际,省体育局起草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第4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将于近期出台。《实施意见》着重突出了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为我省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确立目标,重点扶持。到2025年,发展体育产业项目100个,建成省级体育产业基地20个,建设汽摩房车营地100个,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50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5亿元,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 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实现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环境明显优化,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产业基础基本形成。
分解落实,强化考核。强化政策集成,支持体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省体育局将体育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年度工作任务,明确了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阶段性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