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县以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助推全民健身便民化网络化

        近年来,互助县通过成立各单项体育协会、老年体育活动中心、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各类健身站点和建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已形成覆盖全县的免费低收费体育组织网络,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得到不断提升,推动了全民健身工程的深入、有效实施。

        互助县在免费低收费开放中,建立和完善《管理服务人员基本规范》、《体育场馆器材管理制度》、《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规范,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定员定岗定责,坚持做到“三会三有”(一季度召开一次免费开放实施情况汇报会、各类活动前的筹备会和活动后的总结会,使免费开放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建立三级网格管理体系(一级网格即免费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二级网格即具体实施单位:即体校,三级网格即4个工作站:体育协会、学校、健身站点、乡镇文体综合服务站),形成了“纵横到底、以网总揽、以格定人、以线互动”的管理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体育协会、民间体育团体、健身站点等社会体育结构,不断提升其运作功能,推进免费低收费开放项目长期服务于基层体育事业,实现了管理服务工作触角的全覆盖。

       互助县坚持按照“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的要求,结合“一域一品”体育文化品牌打造活动,通过民众自发、团体组织、 政府主导、企业赞助和内外联合等模式,打造了武术、赛马、踢毽子、轮子秋等一批全民健身活动,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免费低收费开放中,坚持 “开放包容,交流提档,引送相济”的思路,在全县范围内招募了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分派联点全县19个乡镇、4个社区,已成立了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户外运动、武术、射箭等专项体育协会7个,全民健身站点15个,民间体育运动团体5个,共计2000多人。坚持 “精心栽培,鼓励交流,积极输送”的思路,举办冬夏令营、培训班等发掘优秀体育人才,有50人参营,17人进行了竞走、摔跤、柔道专业培训,为38名高考备考生免费提供训练场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