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体育局201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上半年,省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以“谋事、盯事、成事”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高原体育品牌赛事影响力,体育事业得到新的推进。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常委班子“两方案一计划”,制定出台了省体育局“两方案一计划”。坚持一把手挂帅,带头整改,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局系统制定、修订制度174项,保留制度203项,正在制定完善制度71项,精减文件简报,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合理使用“三公经费”,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公”经费减少50.28%。结合体育活动和竞技项目比赛,集中开展了正风肃纪专项行动,着力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从严控制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各类赛会,坚持廉洁办赛、节俭办赛。做好两个批次上下联动工作。以“制度执行年”、“一讲三促”、“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为载体,巩固整改成效,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
(二)提升品牌体育赛事影响力
7月5日,第十三届“天佑德青稞酒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西宁市海湖新区青海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本届环湖赛由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联合举办,赛事共安排14天13个赛段,全程总距离为3591公里,比赛总距离为2201公里,来自世界22支参赛队的19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本届环湖赛在比赛距离、奖金总额、参赛选手数量等方面达到了新高。
1月、6月,在贵德县和循化县分别举办了第四届中国·青海国际(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和第十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来自19个国家的近300名选手参加比赛。赛事级别的提高和高水平选手的参加,进一步提高了赛事的影响力。
围绕“打造三区”的战略任务,积极打造新的特色体育活动,相继举办了“激情哈拉湖”迎新年冬季冰雪机车极限挑战赛、中国青海岗什卡亚洲滑雪登山交流大会、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阿尼玛沁环山徒步活动、“行走在中华水塔”国际徒步活动等特色体育活动,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三)加快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
认真筹备并召开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和各市、州、行业体育工作联系会,积极深入基层调研考察。按照“局地共建”的思路,与海北州政府签订有关创建青藏高原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基地的体育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各市州、县公共体育基地设施建设。与西宁市政府共同举行了青海体育中心运营启动仪式,积极支持青海体育中心运营和对外开放。认真开展青海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对全省所有体育场地(馆)进行全面、细致地统计和分析,为体育规划建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将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举办了青海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3—9月份)。本届赛会是青海省最高级别也是全民参与程度最高的运动会。运动会项目包括少年项目、成年人项目、残疾人项目和省直机关职工运动会项目共66个大项、267个小项,所有项目参与人次将达到50万人次、体现了全民参与性。今年首次将省直机关职工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残疾人运动项目纳入省运会暨全民健身大会中,成为一大亮点。
2014年青海省参加全国、国际比赛计划76项,现已完成23项,有135人次参加。其中,在2014年亚洲射击锦标赛中,我省女子射击运动员纪晓晶蝉联女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冠军;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扬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马玉贵获得女子成年组第一名;在全国中长跑春季多日赛中,曹茉婕获得女子成年组10000米第一名,马玉贵获得女子青年组10000米第一名;在全国竞走冠军赛中马海军获得男子20公里第一名。在国际全内比赛中获得第二名5个、第三名6个、第四至八名16个。组织“高原人才开发计划”中长跑、竞走项目冬季训练营活动,全省14所业余体校和训练单位的194名运动员、26教练员参加了为期10天的集训。
(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通过开展“公益体彩助力微心愿”活动、“体彩20年”主题品牌传播等活动,体彩销售再上新台阶。1—6月全省体育彩票累计销售4707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441万元,增长率54%。
筹集资金2868万元,实施了多巴基地运动员餐厅及场馆维修、全民健身中心和人民公园羽毛球场地改造、多巴基地绿化和环境整治、多巴基地水源热泵项目、岗什卡基地建设和房车营地建设等体育产业基地项目。丹噶尔基地运动员宿舍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上半年,多巴基地共接待国家队和外省运动队7支106人、团队75个2000人次、游客5800多人,承办了全国校园足球冠军赛和省直机关运动会射箭比赛,接待参赛人员600余人,共创收1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