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及省政府印发《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来,我省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推进贯彻落实工作卓有成效。
西宁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宁市贯彻《条例》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有关单位职责,确保了《条例》的有效落实。同时,结合《西宁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西宁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制定,制定出台了《西宁市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条例>实施意见》和《西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把贯彻落实《条例》纳入了西宁市体育工作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二是在全市开展贯彻落实《条例》学习培训活动。各地把《条例》的学习和宣传作为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西宁电视台《文化传媒》频道开设的体育健身专题辅导节目深受群众喜爱;三是以宣传《条例》为契机,在全市恢复了工间操活动,组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举办了第八套、第九套广播操和大众健身操培训比赛活动,倡导市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高了全市社会各阶层全民健身意识。并努力做大做强元旦环城赛、高原国际风筝赛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其中,第三十九届元旦环城赛与繁荣西宁文化、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西宁电视台全程直播,西宁市十大好人参与,参加人数突破12000多人,有创新、有亮点,影响力超出了体育赛事范畴,促进了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提高了西宁的城市知名度。第四届高原国际风筝邀请赛暨首届盘鹰风筝大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融入绿色休闲理念,与文化、旅游相融合,邀请境外选手参加,推介旅游品牌,展示风筝文化,突出表现高原特色及民俗风情,推动风筝活动的普及开展,为市民群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海东地区在《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下发后,结合海东实际,抓紧制定《海东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突出了四个重点:一是把“三纳入”作为《计划》实施的最重要保障内容予以明确,特别是要求各县确保全民健身事业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政府体育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二是突出以建设“河湟体育健身走廊”为载体,整体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三是结合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科学规划和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四是推动地方特色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一县一赛”体育活动品牌。确定“十二五”时期,全区体育场馆覆盖率达到80%以上,乡镇篮球场覆盖率达到70%以上,行政村配备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达到45%以上,社区健身器材配备50%以上,海东“河湟体育健身走廊”基本建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0%以上的总体建设目标。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网络。对全民健身工作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全区达到了2500多万元,比上年度增加800万元。特别是连续承办了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八届“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河湟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也成功打造成了国际品牌赛事。海西州成立了由州委常委、副州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每逢重大健身活动,州委、州政府领导亲临参加。所协办和承办的“激情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集结赛和徒步穿越柴达木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爱好者积极参与。2009年以来,投入1837万元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的110余次,参与群众达44.2万人次;该州以“三纳入”带动“多纳入”,州委、州政府始终把“三纳入”工作作为实施海西州体育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抓手,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到本年度州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到州“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打造体育强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通过贯彻执行《条例》,各级政府履行全民健身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在全民健身事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将“三纳入”工作列入到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的重要议事日程中,使全民健身工作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和重视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海南州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精神,依照《条例》、《计划》中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作和保障措施的责任分工,州、县全部制定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并印发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责任分工方案》,《“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并通过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成功协办和举办了“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冬季强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和“恰不恰H1高原汽车越野挑战赛”,对宣传海南起到了良好作用。海北州及时印发相关配套文件的同时,提出了“四纳入”,即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核指标;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了全州第九套广播体操指导员培训工作,成立了西海镇地区推广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海北州全面推广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的通知》。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企业赞助等多种有效方式和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了节假日中长跑赛、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自行车赛、拔河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全民参与率达85%以上。黄南州是全省较早出台《实施计划》的自治州,并因地适宜、统筹城乡落实“三纳入”:州政府统一安排,各县必须建立文化体育发展基金,本级财政预算中至少列入500万元,以此作为年终全州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州级财政拿出2000万元作为基金来运作,并及时出台管理办法。特别是尖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水上运动、射箭和攀岩等全民健身运动,使全县竞技体育、民族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有效提高全民整体素质。该州打造的品牌赛事“五彩神箭杯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已成为宣传黄南的“金名片”。果洛州要求各县体育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本行政区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制定,部分县已制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果洛州及所属各县均已完成“三纳入”。州、县两级财政对今年的全民健身工作共投入经费128万元。玉树州在灾后重建等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州委、州政府领导关注、关心全州全民健身工作,督促体育主管部门尽快上报《实施计划》,并于9底前完成。与此同时,计划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目前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发改委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发改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进一步完善推进措施。一是编制完成了全省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全省体育场的专项建设规划;二是积极向国家发改委汇报衔接,2012年安排体育设施建设资金1.747亿元,重点建设多巴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综合恢复中心、3个州级和1个县级群众体育综合馆、11个县级标准体育场。三是要求各地发改部门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壁纸好本地区建设方案,认真做好项目审批、城乡规划、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省财政厅积极做好专项资金的安排实施,2012年安排下达了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同时,为宗教寺院配发体育器材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省教育厅做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工作的同时,针对体育教师缺编等现象,正在着重研究尽快出台相关扭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