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赛:骑出西北追“环法”

        2012年7月12日,第十一届环湖赛最后一个赛段兰州绕圈赛的比赛结束,至此,本届赛事圆满画上句号。本届赛事也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首次实现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地联办,标志着环湖赛开创了我国三省区合作举办高水平、大规模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这是环湖赛“走出去”战略目标的伟大胜利,也迈出了追赶“环法”的坚实脚步。

开放思想打破省际壁垒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中国西部,山川壮美,具有多样性、原生态的特色,各种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诸多原因,徘徊在我国不发达地区的行列,被遗忘在青藏高原的“洼地”里。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让青海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进入新世纪呢?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敏锐地观察到:扬长避短,举全省之力,充分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以多种产业互补和融合推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链条和品牌,必将产生非凡的效应。2002年,集“体育、文化、旅游、环保”四大朝阳产业于一体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诞生了,它高屋建瓴地塑造出一个适合青海特点的里程碑式的经典品牌。它以地域的独特性、风俗的神秘性和运动的挑战性,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自行车健儿参赛。

        10年的历程中,环湖赛得到了世界各国运动员、国内外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成为青海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和青海对外交往的盛会,对外宣传的重要抓手、特殊平台,展示青海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环湖赛第二个10年的第一年,环湖赛突破省际壁垒,将青、甘、宁三省区串联起来,为以后更深层的合作交流打下了基础,也为环湖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环湖赛的知名度,而且三省区通力合作,开创了我国以创办地命名的国际体育赛事实现省际间成功合作的先河。这是环湖赛在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的一次提升,是环湖赛迈出“走出去”发展战略的第一步,打破了环湖赛长久以来发展的瓶颈,标志着环湖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也是青海人民践行自信、开放、创新青海意识的具体体现,展现了高原儿女主动融入世界谋发展的积极姿态。    

走出去,海阔天空

    2011年,是环湖赛的十周年。为了把环湖赛这一亚洲顶级自行车赛事品牌叫得更响、传播更广,第九、第十赛段及闭幕式于当年7月9日、10日在甘肃省境内举行,这标志着环湖赛实现历史性突破。

    当时,国内不少媒体报道称,第十届环湖赛第九赛段从青海西宁骑向甘肃兰州,引起了空前关注,引爆了兰州这个拥有361万人口的西部城市。甘肃省总人口数超过2500万人,是青海总人口数的四倍多,环湖赛骑行到甘肃,扩大了影响力。

    2012年,第十一届环湖赛更进一步,首次由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联办,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按上面的算法,本届赛事影响地区面积达124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达3770万人。

    记者一路跟踪报道本届环湖赛,一路感慨不已。环湖赛,真的了不得——

    在青海湖151景区,七十多岁的牧民扎西顿珠带着老伴,骑马赶了三十多公里路,来看环湖赛;倒淌河的一位村民,专程从外地赶回家乡,为的就是一睹环湖赛的风采;在天峻草原,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动,当地牧民穿着节日的服装,在美丽的草原上载歌载舞;在张掖民乐县城,四五万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沿街欢迎环湖赛队伍;在武威,比赛结束后,欢送队伍绵延数公里,有的人甚至跟着队伍跑了好长时间;在中卫,连见过很多大场面的市民,也不得不为环湖赛队伍的壮观和组织的严谨,击节叫好;在白银,环湖赛队伍还没到来,整个城区已是万人空巷,热情的人们把颁奖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兰州,转场的队伍一进市区,站在马路两边的群众顿时欢腾起来,鼓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不仅如此,通过国内各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环湖赛的名气,已经传遍全国,走向世界。最近几年,环湖赛所到之处,都有国内外游客的身影,有的人甚至一路追随环湖赛。73岁的包头老人邹敬义,今年已是第九次“参加”环湖赛,除了2005年到哈尔滨参加业余比赛外,每当环湖赛时,他都会约上车友到青海观看。本届环湖赛上表现突出的英国法尼斯维尼-塞利队车手瓜尔迪尼,在此前结束的环意大利赛上取得了赛段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之所以参加环湖赛,看重的就是这项赛事的品牌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

    凡此种种,正如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所说,环湖赛“走出去”,对当地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应,但反过来,也是对青海的一个很好宣传,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事实证明,环湖赛“走出去”,在获得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传播了更多自行车运动的种子,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自行车运动。此外,“走出去”的环湖赛,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商业支持,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未来中国环法不是梦

    可以说,通过多年的磨砺,环湖赛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年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在两百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中,环湖赛以21.629亿元的身价,位列体育休闲与文化旅游品牌类第十位。在这个榜单中,环湖赛位列CBA联赛之后,是中国第二个上榜的体育赛事,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的品牌,这也是环湖赛首次以大文化品牌的身份入选国内权威文化品牌排行榜。

    不难看出,环湖赛不仅是体育的品牌,也是文化、旅游、经济的品牌。它的不断发展壮大,直接撬动了青海大地的发展。

    青海人讲究个“趁热打铁”,那么,环湖赛未来的发展道路会是怎样的呢?

        冯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环湖赛未来的发展蓝图先是“走出去”,然后“走回来”。他说,环湖赛已经确立了三个远期目标:一是走向全国,二是走向亚洲,三是走向世界。因为从环湖赛产生的领唱功效来看,全国各地加快了追赶环湖赛的脚步,因此,与其举青海一省之力办环湖赛,不如敞开胸怀,不分地域、民族、文化等差别,凝聚全国各地的力量,借世界之势将环湖赛发展壮大,使全国各地的自行车赛事有效整合后,纳入到环湖赛旗下,尽快使之成为中国的“环法”。

        冯建平说,未来,环湖赛路线的选择是多样的,要做到每年都有变化,每年都有新意。比赛的起点可以设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甚至是国外的某个城市,但终点都要回到青海湖,就像环法赛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回到法国巴黎。这样,对参赛选手来说,环湖赛将更具新鲜感和挑战性,同时,赛事本身也更加富有魅力。当然,环湖赛“走出去”,并不意味着改变名称和属性,它永远贴着“青海”和“青海湖”这个地理标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