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体育事业“十二五”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商洛市体育事业将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以具备承办国家单项比赛和省级大型体育赛事为标准,“十二五”期间逐步形成项目配套、设施一流、功能齐全完善的体育场馆群。市级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兴建一批体育主题公园;各县区建成一个标准塑胶田径场、一个多功能体育馆、一座综合训练楼、一片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和至少1个体育主题公园及5个健身广场。全市100%的城市社区、50%的行政村和60%的乡镇有健身场地设施,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率达80%以上。
二是切实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体育组织网络。大力实施村级和乡镇农体工程以及社区体育器材配送等体育惠民工程,每县建成1个群众性体育设施示范工程。加强市县(区)体育总会、单向协会建设。“十二五”期间,市上成立国民体质监测机构,各县建立分站,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发展到15个、县区级50个,各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到3000人,成立市县(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挖掘培育特色品牌赛事。
三是着力抓好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举市体制和输送战略,优化项目布局,市县重点发展培育竞走、中长跑、跆拳道、武术、篮球项目,有计划的新增拳击、射击、游泳、体操、足球等新项目。大力加强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建立省级体传校10所、单项训练基地5个,建立市级体传校40所、单项训练基地15个,各县区均建有国省市单项训练基地和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每年举办四项市级青少年比赛,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8名以上。同时每年举办一次国省以上高水平单项赛事,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有商洛籍运动员参加。
四是努力推进体育产业突破发展。努力拓展体育彩票市场,精心培育体育旅游、健身娱乐、体育用品市场,盘活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引进国际国内知名赛事和体育服装、体育健身器材生产销售企业,成立体育用品行业协会、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会、体育产业公司。“十二五”末,力争实现体育产值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