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攀岩公开赛引领新时尚
“看到家乡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喜欢和参与攀岩运动,很是欣慰,期待家乡的攀岩越来越好。”9月16日,在华山户外运动基地有位特殊观众,他是中国登山协会原攀岩攀冰部部长、国家级教练员罗申。观看比赛期间,这位“老陕”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段文字,并饶有兴致地配发了九宫格照片。
9月16日至17日,2023年中国·陕西攀岩公开赛在华山户外运动基地举行。无论是竞赛组织、场地设施,还是选手水平、赛场氛围,都给罗申留下了深刻印象。开门办赛,是罗申多次提到的关键词。
公开赛变身“造星梦工厂”
动作规范、线路精准、体能充沛,9月17日,在观众的目光中,省攀岩梯队的队员曹智雯在女子U15组难度决赛中发挥出色,获得第1名。
当曹智雯完成攀登的瞬间,现场DJ的加油声与观众的呐喊声一同送给了这位年仅12岁的小姑娘。从练习攀岩到成为省攀岩梯队一员,曹智雯的初露锋芒,得益于陕西攀岩公开赛的开门办赛。
2018年,陕西省首届攀岩公开赛举行,全省攀岩爱好者均可参与,年仅7岁的曹智雯拥有一定基础,所以欣然报名。“当时年龄小、个子低,只有跳起来才能摸到起步的岩点,好多哥哥姐姐教了我不少技术。”最终,曹智雯在女子攀石比赛中获得第5名。
当天,陕西省攀岩集训队选拔赛在同一个场地举行,年龄在12至18岁的青少年均有机会参加选拔。年龄受限加之水平有限,曹智雯无缘选拔,但成为省队一员的“种子”在她心底已悄然生根发芽。
训练场上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刻苦训练的曹智雯很快品尝到好成绩带来的甜蜜。2019年,在全国青少年攀岩联赛分站赛上,曹智雯获得一个冠军、一个亚军,2022年更是通过层层选拔顺利进入省攀岩梯队。“攀岩带给我自信心,让我在赛场上不怕其他选手。只要在比赛中选好线路、把握好岩点,不断向上攀登,就会收获惊喜。”曹智雯说。
曹智雯的成长,是陕西攀岩公开赛“造星”功能的体现。8月26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攀岩项目预赛收官。陕西4名男子选手史炎泽、乐毅、张慧哲、李济汝,4名女子选手张棋贞、陈颖婕、颜金苇、王亦萌全部入围决赛。他们同样是经过陕西攀岩公开赛的历练,最终进入省队。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2018年,借助首届攀岩公开赛的辐射带动作用,陕西省攀岩集训队(后更名为陕西省攀岩队)面向省内年龄在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公开招募。首届赛事结束后,集训队选出后备运动员20余人。
2019年,第二届赛事广发“英雄帖”,并设立了10万元的总奖金,以此激励队员们在比赛中奋勇争先、创造佳绩。最终,来自北京、湖南、重庆、江西、陕西、云南、河南、广西等地的14支代表队近百名专业选手和攀岩爱好者,在竞技之余,与省内选手广泛交流。
2020年,第三届赛事在往届基础上,得到了国内知多家名俱乐部以及多所高校队伍的积极响应。经过前三届的积累,省攀岩公开赛的规模及效应不断扩大,为省队在十四运会攀岩比赛中获得1金2银打下坚实基础。
规范竞赛组织 发展赛事经济
两天时间里,在同一片场地要进行陕西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社会组攀岩比赛、陕西攀岩公开赛预赛与决赛3场比赛。如何在线路设计、岩点安装上做好群众赛事与专业赛事之间的转换,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3场比赛按时进行,非常考验定线员的智慧。
“定线像是给选手出‘考题’,在省四健会比赛上我们要降低难度,线路简单化设计,让体验者爬得更高,而公开赛里,我们又要在岩点上设计更多遮挡,以此考验专业选手的综合技术。”主定线员黄守川说。
省四健会第2名、省公开赛预赛第4名、决赛第5名,3场比赛中,7名定线员给出的3份“考题”有啥难易区别,选手胡西欣的成绩就是最好说明。“前两场比赛中,线路与岩点位置的设计相对简单,我都发挥出正常水平。在难度决赛后半程中岩点的间距变大,我需要腾空身体向上跳跃,才能抓住下一个岩点。我因为在一处岩点判断失误,没能抓住,所以掉了下来,最终获得了5名。”胡西欣表示。
3场比赛的线路设计和上千个岩点位置不是微调而是整体调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黄守川在每一台定线车上安排2名定线员,其中一人打钉一人扶岩点造型。黄守川表示,“赛前,所有定线员都将每一个调整步骤烂熟于心,我们在赛场线路转换上给足提前量。最终,只用了原计划的一半时间就完成了所有调整工作。”
本届赛事的举办过程中,赛事组委会充分考虑高水平比赛带来的“赛事经济”效应。在现场,岩点、镁粉袋、运动水壶、鞋袋等攀岩周边产品受到群众青睐,户外运动品牌展示区也为选手提供了升级“装备”的便利。不少选手在比赛之余,将携带亲朋好友游览华山景区纳入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