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全力推进竞技体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坚持将体育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我们紧紧围绕体育强市的目标,按照贵州省体育局的工作部署,以举办全国性、全省性体育赛事为契机,以备战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为重点,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

狠抓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全面完善


    建成投用市奥林匹克中心“一场三馆”,升级改造汇川体育中心,基本实现各县、区(市)体育场馆全覆盖。建成市体校、卧龙湖水上运动基地、市游泳馆、市棋院等大型体育设施。


狠抓赛事组织,竞赛体系逐渐完备


    一、承办2020年全国青少年射击锦标赛(手枪项目),对外展现遵义一流的场馆条件和办赛经验。
    二、成功承办2020年省级青少年锦标赛中羽毛球、篮球、田径、举重、击剑、速度轮滑、乒乓球 7 个项目。
    三、承办了贵州省第三届青少年“菁英计划”试点学校五人制足球比赛、贵州省第三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比赛、全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总决赛等赛事。
    四、与遵义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遵义市第三届“上港杯”小学生五人制足球精英赛、遵义市第九届中学生篮球赛暨第二届校园三对三(小学、初中)篮球赛、遵义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暨足球锦标赛、遵义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赛事。


狠抓大赛备战,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筹备紧锣密鼓


    一、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备战工作,分管市领导定期专题调度备战工作。
    二、拟定备战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竞赛部、新闻宣传部、综合保障部,细化工作职责,分解奖牌任务。
    三、优化项目设置,精准搭建队伍,继续扩大优势项目,强化弱势项目,补齐短板项目。四是充实经费保障,按照《遵义市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办法》奖励先进树榜样,发放2020年全省青少年锦标赛奖金140万元,保障冬季集训经费120万元。


狠抓运动训练,比赛成绩硕果累累


    一、遵义输送的7名运动员参加全国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江梅英获得全国自由式摔跤锦标赛53公斤级冠军;赵仁学、叶明浩获得男子全国拳击锦标赛第三名;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骆淳荣获3000米障碍冠军,赵长虹荣获10000米第二名和5000米第三名,女子3000米障碍张珊珊第六名、李琴第七名。
    二、组织参加全省青少年锦标赛20个项目的比赛,遵义市获得135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25%,131枚银牌,138枚铜牌。
    三、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组队参加“2020年北体青训杯体校武校青少年足球冠军赛”, 获全国 2 区U14 男子组别的季军,3 名队员入选比赛最佳阵容。


狠抓体教融合,夯实后备人才基础


    一、与遵义市教育局共同指导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申报、考核、督查等管理工作,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上下功夫,强化系统训练基础。现有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2个,省级后备人才基地5个涉及11个项目,市级后备人才基地55个。
    二、2020年8月与市教育局签订了《遵义足球运动学校共建协议》,创新学籍管理模式,探索青训和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径。
    三、加大体育师资培训。以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为阵地,与市教育局联合承办了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和青训教练员培训、全省 D 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等培训班。


狠抓基础业务,常规工作扎实推进


    一、2020年完成22个项目1742人的全省注册,完成 11 个项目585名运动员的全国注册,年度注册人数及历史注册人数位居全省前列。
    二、选拔优秀运动员102人,输送田径、拳击、游泳等项目运动员64人到省里集训,输送到省体工队正式队员9人。
    三、 2020年申报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35人,授予二级运动员等级76人。现有国际运动健将1人,运动健将 28人,一级运动员198人,二级运动员368人。
    四、成立反兴奋剂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逢会必谈、逢文件必转、逢赛事必签责任书。

    下一步工作: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我们将把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勇创佳绩、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贯穿于省运会、全运会备战工作中,为遵义市竞技体育争金夺银,为贵州省体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全力抓好备战,提高争金夺银竞争力
    一、配合省体育局,做好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备战工作。
    二、紧抓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备战工作不松懈。
    三、抓好全市第三届运动会筹备工作。
    四、备战并参加全省2021年青少年锦标赛。

    (二)深入体教融合,增强竞技体育持续性

    与教育局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体教融合实施细则,抓好运动员的选材、升学等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2021年拟联合举办赛事活动17个。修订完善《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

    (三)强化业务培训,加强队伍综合能力建设

    抓好全市体育系统管理人员业务培训、裁判员培训等工作, 建立和完善教练员管理制度。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体育专家、教练到遵义授课教学,另一方面为教练员提供更高平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对内开展教练员业务大比拼活动,全面提升教练队伍业务水平。

    (四)推进体旅融合,树立体育强市宣传品牌

    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国际国内、全省大型体育赛事落地遵义,以赛为媒,以体兴旅,推动体育和旅游的互动融合。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宣传战略,全面展示体育事业新形象,努力开创体育强市发展新格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