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与体育尝试深度合作“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多彩贵州”2007年龙舟系列活动17日拉开大幕

    多彩贵州“舞”起来,苗岭乌江“动”起来。


    在中华大地处处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之际,地处大西南腹地的贵州也积极行动起来――由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中国龙舟协会、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省民委和贵州省体育局主办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多彩贵州2007年龙舟系列活动”将于6月17日至9月在贵州省4个市州地的9个县市区隆重举行。这是贵州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龙舟系列活动,也是旅游局、民委和体育局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活动。


    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傅迎春6月6日在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说:“这次龙舟系列活动是旅游与体育深度结合的一次尝试,是旅游宣传推介的机遇,是旅游企业的商机。”


    体育局长畅谈龙舟历史


    6月6日下午,贵州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弘扬和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践行‘人文奥运’理念,本次系列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


    据悉,活动期间将举行“2007年全国龙舟月闭幕式暨中国・贵州都匀国际龙舟邀请赛”、“全国少数民族龙舟邀请赛暨独木龙舟展示”、“全省龙舟系列活动开幕式暨首届全省独竹漂比赛”和“中华龙舟运动发展论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预计境外、省外、和省内参赛龙舟队300余支,运动员超过8000人,观众人次数将达100多万。
    

    蔡国祥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这里森林茂密,山高水长,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丰富的水系,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孕育了贵州独特的龙舟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赛龙舟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等流域少数民族最为喜爱的民俗活动。发源于贵州黔东南自治州的苗族独木龙舟为世界最古老的龙舟,现收藏于中国体育博物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赛龙舟已成为贵州少数民族一项重要的文化体育活动。每年端午节前后,贵州许多市、县都要举行赛龙舟活动。比赛之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县城,街道张灯结彩,人流如潮;江面鼓点激越,催人奋进;龙舟破浪飞驰,你追我赶;两岸观众心系龙船,呐喊助威;船到终点,欢呼声、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汇聚成巨大的声浪,回荡在空中……场面十分壮观。整个赛场充满欢乐祥和的民族团结景象。


    近年来,在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赛龙舟运动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建设了麻江、镇远、平塘、施秉、余庆等龙舟训练基地,贵州龙舟队在全国比赛中屡获佳绩:1995夺得第五届全国民运会男子8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200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男子10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同年再获第十四届全国龙舟锦标赛10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


    “今年下半年贵州主要赛事,有皮划艇激流回旋国际公开赛、全国体操冠军赛、晴隆史迪威公路24道拐汽车挑战赛、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千人钓鱼赛、户外运动锦标赛等。”蔡国祥最后这样告诉记者。

    旅游局长抢抓活动机遇
    

    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傅迎春在介绍举办此次活动的情况时说,“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多彩贵州2007年龙舟系列活动”是由省体育局、省旅游局、省民委等部门共同推出的大型体育旅游文化活动,这意味着贵州省旅游与体育的结合又迈出了新的可喜的一步。


    龙舟系列活动的举办将为开发和丰富贵州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傅迎春介绍,为了加快建设旅游大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要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大力推介多彩贵州旅游形象”的部署,加大力度整合外宣、旅游、文化、体育资源,通过举办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来打造精品,扩大影响,拓展市场。今年贵州推出的以“和谐城乡游”为主题,覆盖全省城市和农村,涉及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的30多项大型活动,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积极主办和参与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和市场回应。


    在社会各界支持推动下,贵州旅游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4月份,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619.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接待海外游客10.69万人次,同比增长45.7%,旅游总收入95.62亿元,同比增长49.28%。
    

    依托贵州省人无我有的先决条件开发类型丰富,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观赏性强的体育旅游项目,如探险、漂流、登山、攀岩、徒步、越野、龙舟等,是我们改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规模的重要策略。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项目已经成为休闲旅游的经典。如漂流旅游,全省已开发漂流河流27条,漂流总里程353.3公里,从事漂流经营活动的公司29家,从业人员达1098人,年接待漂流游客达37万人次,发展迅猛,大受青睐。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强旅游与体育的有机结合,我们要抓住大型体育赛事这个重要载体,依托优势,创新方式,瞄准市场,常年向境内外推出特色鲜明、融自然与人文、观赏与体验于一体的体育旅游休闲产品,把极富参与性、体验性、休闲性的体育旅游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客源市场。今后我省体育和旅游部门将进一步创新思路、精心策划,包装推出更多的受市场欢迎的体育旅游活动。”傅迎春说。

  
    贵州旅游体育和谐发展


    经济学家认为,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后,体验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他们认为,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下的消费不只是对物的欲望,而更多的是对体验的追求。体验经济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为娱乐活动与休闲活动,而体育旅游正是这种旅游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瑞士仅滑雪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收入70亿美元。在我国,体育旅游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正在以30%至40%的速度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贵州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体育旅游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在体育和旅游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贵州在一些重点景区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旨在面向旅游市场,打造体育旅游产品的赛事活动――马岭河景区的国际皮划艇邀请赛,黄果树景区的中国喀斯特野外生存网络挑战赛、短道汽车拉力赛,龙宫景区的“龙在故乡”舞龙舞狮精英大赛,梵净山景区的山地越野挑战赛、攀岩邀请赛,百里杜鹃景区的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紫云格凸河景区的攀岩挑战赛,还有贵阳白云国际风筝旅游节,睛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麻江下司“激流回旋国际公开赛”,六盘水、开阳汽车拉力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以及众多的传统民族体育活动,如龙舟邀请赛、西部猛牛争霸赛、打陀螺、斗鸡、斗鸟等少数民族传统赛事活动。这些赛事的举办都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景区和举办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晴隆的“24道拐”,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经典路段,利用这一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形条件,将时尚的汽车运动自驾游与体育竞技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办汽车爬坡赛,不仅填补了我国汽车运动项目的空白,而且为打造“24道拐”这一独特的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


    这次龙舟赛选择在贵州举办,主要是由贵州的地理情况决定的,贵州88个县市区接近60多个县市区可以开展龙舟赛,很多民族都生活在水上,这为龙舟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傅迎春说,贵州资源丰富,有很多可以结合的亮点。这次龙舟赛的结合就是一个最佳的结合。龙舟赛在国际上知名度高,它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也已经成为一个旅游的产品,会吸引很多游客来参观。


    本次龙舟系列活动的举办,对宣传展示“多彩贵州”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形象,促进贵州体育、旅游和民族事业的发展将谱写新的篇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