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之都红世界 山地运动普新曲

                                        ——2009年全国山地运动会综述

    由国家体育总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贵州省体育局和遵义市人民政府承办,以“亲近自然、健康人生”为主题的2009年全国山地运动会,经过6天激烈精彩的比赛,于11月11日在转折之都、会议之都——遵义圆满落幕。本届全国山地运动会旨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坚持宣传、文化、旅游、体育、农业“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打造山地运动品牌赛事。纵观整个运动会,有以下特点:

    一、项目多、规模大。通过去年的成功实践,今年在竞技、表演项目设置有所增加。本届山运会分为竞赛项目、群众参与项目、表演及户外探险项目三大类。竞技项目共设有6个大项19个小项,除山地多项、攀岩、拓展、负重登山外,增设了定点穿越、山地自行车,其中山地自行车是奥运会项目,也是首次设置为全国山地运动会比赛的项目。表演项目除航空、热气球外,增加了独竹漂和洞穴探险。提高了运动会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和可持续性。

    来自解放军和北京、重庆、新疆等省、市、区的29支代表队和奥地利、韩国考察团以及中央、省外、境外和省内43家媒体记者、裁判员、工作人员近2000人在遵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尽情体验了山地运动的无穷魅力。

    二、内容丰富,文化厚重。按照省委提出的“五位一体”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贵州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本次比赛在竞赛项目、群众参与项目、表演和户外探险项目上,都与遵义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和农业观光紧密结合。运动员们徒步行走在红军街上、凤凰山麓,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受长征精神的鼓舞;运动员们穿梭在湄潭县核桃坝、凤冈县田坝村的万亩茶海,充分体验了遵义“四在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和黔北民居自然清新的风格;运动员们攀登于红花岗区的金鼎山,探险于绥阳县的双河溶洞,露营在迷人的芙蓉江畔,身心融入绮丽的自然风光,无不为遵义的自然山水所陶醉。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探索了山地运动发展之路,再次为全国山地运动发展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以赛会为载体,使人们以全新的眼光重释遵义。

    三、受众面广,宣传面大。本届山地运动会赛点分布较广,各项目分别在湄潭、桐梓、凤岗、绥阳及遵义的红花岗区和汇川区举行,既调动了市、县两级的积极性,整合了办赛力量,又促进了遵义体育场地和旅游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比赛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这不仅宣传、推广、普及了山地运动,也给观众们带去了节日般的快乐。赛事期间,各新闻记者以媒体传播的扩展效应,找准各自特点,报道讲策略、善谋划,有深度、有内涵、图文并茂,全方位地宣传报道了运动会及遵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山地运动是一种把旅游、运动、文化、人际交流结合起来的活动,是一种使人们以贴近大自然的方式参与体育运动,以轻松心态参与社会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而快节奏的生活、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让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融身心于山水之间,因此,山地运动定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又一种选择。多彩贵州已敞开了胸怀,热诚欢迎国内外山地运动选手、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再次到来。贵州将凭借丰富多彩的山地运动资源,把贵州打造成山地运动的胜地,使之成为“多彩贵州”又一张亮丽的名片。(宣信中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