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黔”行 一桨一砺终登顶!贵州水上健儿用坚持续写贵州金牌荣光


  11月15日,十五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女子极限皮艇决赛激情上演,贵州选手晏佳华凭借精准战术与顽强意志,成功卫冕该项目金牌,为贵州拿下本届全运会第三金,延续了十四运会夺金的辉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贵州竞技体育“吃苦型、耐力型、灵巧型”的特长优势。

  上午9时,项目个人赛拉开战幕。贵州选手晏佳华、马世娜分别以第2名、第11名的成绩顺利晋级。下午14时,经过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的层层筛选,两人携手闯入四强,为贵州队锁定冲牌希望。

  决赛场上,4名选手从2米高台同步出发,赛道瞬间浪花飞溅。关键的2号逆水门处,晏佳华独辟蹊径选择左回旋通过,巧妙建立领先优势;6号逆水门时,她与天津选手陈琳同时选右回旋路线,短暂“纠缠”几秒后,晏佳华凭借爆发力率先突围,一路领先冲过终点,将金牌收入囊中,队友马世娜获得第四名。

  “轻舟已过万重山!划的船,走的路,每一桨、每一步,终会有结果,谢谢每一个相信我的人。”赛后,晏佳华笑中带泪,言语间满是感慨。

  对于卫冕,这位老将也坦言未曾预设。“我只想坚持到最后,能扛下来,就值得给自己鼓掌。”

  这份从容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病考验。2019年训练中,她因水流冲击导致右肩脱臼,为备战2021年全运会选择保守治疗;2022年,晏佳华在当年锦标赛中再度遭遇伤痛,撕脱性骨折,骨头碎片脱出,术后仅三天便带着两颗钢钉投入康复训练。

  “苦难这些我觉得都已经过去了,我也不想再提,忘掉病痛、珍惜现在、享受现在。”面对伤痛,晏佳华始终乐观豁达。

  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康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航介绍,晏佳华每周要进行三至四天的康复治疗,针灸治疗的银针能装满好几个矿泉水瓶,骨关节松动训练要突破关节囊受限的剧痛,这种痛苦远非常人所能承受。

  但性格开朗的晏佳华从未退缩,这份坚持正是贵州运动员骨子里吃苦耐劳精神的生动写照。

  “作为老将,她从不懈怠,还常给自己加练,为年轻队员树立了榜样。”贵州省皮划艇激流回旋队教练刘海清眼角湿润。他透露,半决赛后,团队大胆调整战术,最终收获成功,为贵州水上运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赛场上,贵州队的默契令人动容。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马世娜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中均与晏佳华同组竞技,两人赛前约定“各自发挥,若队友被困,也要义无反顾冲向终点”。

  “感谢马世娜,有她并肩作战,我们才能顺利拿下金牌,这块金牌也属于她。”晏佳华直言队友的支持至关重要。

  历经伤病与拼搏,晏佳华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尽快回家,多陪陪家人,好好休息一下”。

  随着该项目落幕,贵州队在十五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中斩获1金1铜。“上届是一金一银,相比上届虽略有遗憾,但能成功蝉联金牌,且在女子单人划艇项目实现突破,是很大的进步,为后续项目发展开了个好头。”刘海清表示。

  从十四运会到十五运会,两次负伤参赛,两次夺得金牌,晏佳华用每一桨划出了贵州运动员吃苦、坚韧的底色,也写满了属于自己的奋斗与坚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