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黔”行 以桨接力,传承贵州赛艇的光荣与梦想


  “有些遗憾,但也达到了预期目标。”11月11日,贵州选手赵超、李林富在全运会男子双人双桨决赛中获得铜牌,面对记者的镜头,两人同样腼腆,但33岁的老大哥赵超还是自觉“顶”在了前面,言语间有未能夺金的惋惜,更有对搭档快速成长、团队后继有人的欣慰。

  这是赵超第四次参加全运会。从2013年初登赛场“感受大赛氛围”,到2017年天津闯入前五;2021年陕西全运惜败奥运选手遗憾摘银;如今,他又一次站上领奖台,收获铜牌。16年坚守,他参与了贵州赛艇的稳步发展,也从队伍里的“小超”,成长为队友信赖的“超哥”。

  这次与他并肩的李林富,则在四年间完成了从“场外陪练”到“场上主力”的蜕变。西安全运会时,他还在训练基地为师兄们做陪练;如今,这位20岁的毕节小伙已经站在争夺奖牌的舞台中央。“从技术动作到生活里的困惑,超哥都能给我帮助。”在李林富的眼中,超哥不仅是搭档,也是场外场内都能信任的榜样。  

  场下的李林富略显羞涩,可一旦握上船桨,就变得果敢、利落。这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执行力,是主教练蒋波最欣赏他的地方,“他敢拼、敢执行,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这样的运动员极为难得。” 

  默契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赵超倾囊相授,从节奏到频率,从抗压到比赛策略,毫无保留;李林富则以百分百的信任和执行力回应。一个愿教,一个肯学,13岁的年龄差,没有代沟,反而成了贵州赛艇技术与精神传承的桥梁。

  然而,竞技体育不进则退,通往领奖台的道路也从不平坦。本届全运会首次将男子双人双桨决赛距离由传统的2000米缩短为1500米,节奏更快、难度更高,对体能储备与战术配合提出全新挑战。“这是大家都要面对的难题。”对于赛制变化,赵超坦然以对。  

  但半决赛前夕,他突发重感冒,高烧乏力,则让全队为之担心。但靠着经验和一股狠劲儿,赵超和李林富拼下小组第二,杀进决赛A组。这让教练组对他们的成绩有了更多期待,“对赵超这种老运动员来说,扛过半决赛后两天的休息,能帮助他快速恢复身体状态。”  

  与预赛、半决赛不同,决赛那天风向偏左,不过这已经无法影响两人冲击奖牌的脚步。“和突然的伤病相比,哪个方向的风都是顺风。”最终,这对组合稳扎稳打,在身高、力量等先天条件不占优的情况下获得铜牌,守住了贵州赛艇队“届届全运有奖牌”的优良传统。  

  “赛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只要还在船上,就要划出最好的自己。”随着赛事落幕,赵超说自己可能会逐步告别运动员身份,转向教练或是其他岗位,而经受了大赛淬炼的李林富,则会带着“超哥”传授的经验、技巧,为了几代贵州赛艇人的梦想,继续前行。(贵州卫视、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