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贵州:当国际赛事“撞见”山水画卷,一场“流动的景区”正加速驶来


  在贵州,体育赛事早已不是单纯的竞技比拼,而是成为连接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激活旅游发展的重要纽带。这片被群山环抱、被绿水滋养的土地,凭借喀斯特地貌的独特肌理、四季宜人的凉爽气候,以及苗绣银饰、侗歌鼓楼里的文化密码,正以体育为笔,勾勒出“流动的景区”新图景。近年来,从“村BA”的草根狂欢到国际自行车赛的专业竞技,贵州不断解锁“体育+旅游”的融合新玩法,让来自全球的运动爱好者与游客,在奔跑、骑行、挑战中,读懂山水间的贵州故事。

  赛事引领,激活体育旅游新活力
    
  10月18日,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贵阳彩湖国际攀岩中心盛大开幕,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爱沙尼亚等十余个国家及地区的27支顶尖车队选手齐聚于此,准备迎接新赛道的挑战。

  作为赛事首站,贵阳为这场国际赛事倾注了大量心血。赛事总里程突破760公里,横跨贵阳、遵义、黔东南等多个市州,而贵阳段赛道更是精心串联起甲秀楼、阿哈湖湿地公园、十里河滩等标志性景点,让选手在竞速之余,沉浸式感受“爽爽贵阳”的生态之美与人文底蕴。

  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当地协同公安、交通、医疗等多部门,制定了精细的分流疏导方案,在赛道沿线设置20余个补给点与医疗站,安排近千名志愿者提供引导服务。
    
  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龙丛在开幕式上的致辞,道出了赛事与城市发展的深层联结,他提到:“近年来,贵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以体育为笔,青山为卷,成功举办了2025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2025贵阳国际网球公开赛等多项国际赛事,让‘体育+’的融合活水奔涌于城市脉络,持续擦亮‘爽爽贵阳’城市品牌。骑行是力与美的交响,是意志与风景的对话,这与贵阳‘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高度契合。”

  山水为卷,打造移动的风景画廊
    
  “骑行在贵州的赛道上,就像在画里穿梭。”完成贵阳站比赛后,来自湖南的选手李思忍不住感慨。的确,贵州的山水,是打造“流动景区”最得天独厚的底色——这里有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有清澈蜿蜒的江河湖泊,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更有散落山间的民族村寨,每一处风景,都能与体育赛事完美融合。

  不止自行车赛,贵州的其他体育赛事也同样“以景为媒”。每年4月,黔西南州兴义市的万峰林半程马拉松都会吸引上万名跑友参与,赛道穿梭在喀斯特峰丛与金色油菜花田间,被跑友们称为“中国最美马拉松赛道”。2025年的赛事中,来自重庆的跑友张莉特意提前两天抵达,“跑完马拉松后,我去了马岭河峡谷,还体验了布依族的蜡染制作,运动与旅游结合,让旅途更有意义。”此外,2025年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更是将“景区+运动”的模式推向极致,赛事走进黎平肇兴侗寨,选手们在穿越古巷、稻田、山林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越野挑战,还能欣赏侗族大歌、体验鼓楼文化,让运动成为深度感受民族风情的载体。

  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中心副主任甘小川,用“天、地、人、气”概括贵州的独特优势,他表示:“贵州的优势在于‘天、地、人、气’的完美结合。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地形和凉爽气候,是户外运动的‘天然赛场’;同时,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上‘村BA’、‘村超’展现出的深厚群众基础,为体育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多场世界级赛事被国际体育组织评价为超一流的‘贵州标准’。”

  全民参与,共享体育旅游新体验
    
  贵州的体育赛事,从来不是专业选手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共享的“大舞台”。在首届环贵州自行车赛中,赛事创新推出“职业组与骑游组双通道赛制”,骑游组吸引了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本地骑行爱好者参与。
    
  为让更多人感受运动乐趣,贵州还将体育元素常态化植入旅游场景,“景区天天运动会”就是典型代表。在2025年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花溪站)中,主办方在青岩古镇起点处规划专属场地,设置呼啦圈竞走、跳绳挑战、乒乓大战、打糍粑等趣味项目。游客们刚到景区,就被热闹的氛围吸引,纷纷参与其中。来自湖南的游客周女士,带着孩子体验了跳绳挑战,“以前来景区只是拍照打卡,这次能和孩子一起运动,还赢了小礼品,孩子玩得特别开心,我们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这样的全民运动场景,正在贵州各大景区遍地开花。在黔东南州肇兴侗寨,当地将侗族传统体育项目“抢花炮”与旅游结合,每月举办一场“抢花炮体验赛”,游客可以穿上侗族服饰,跟着村民一起参与,在奔跑与协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很多游客对‘抢花炮’特别感兴趣,通过体验,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侗族文化,也让这项传统运动焕发了新活力。”肇兴侗寨景区负责人说。此外,贵州还在全省景区推广“徒步打卡”“露营健身”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轻松参与运动,实现“旅游即运动,运动即旅游”。

  融合发展,共绘文体旅新画卷
    
  体育赛事的火爆,为贵州文体旅融合发展打开了新空间。近年来,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出台《贵州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贵州省推进文旅体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从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体育+旅游”保驾护航。而“村BA”“村超”的出圈,更让贵州看到了群众体育与旅游结合的巨大潜力,为高端赛事的落地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中心副主任甘小川谈及此次赛事意义时说道:“首届环贵州自行车赛对贵阳打造‘体育旅游目的地’,短期来看,赛事迅速聚集了人气,直接拉动了旅游消费,让‘体育旅游’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长期而言,它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首屈一指高端赛事IP,为全省一盘棋打造‘世界级户外运动目的地’提供了坚实基础,有力提升了贵州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是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甘小川也明确了具体路径:“未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推动‘体育+’,比如开发穿越山地、苗寨的特色骑行线路,或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活动转化为沉浸式体育体验项目。核心是让静态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动’起来,形成独一无二的文体旅产品和业态。”同时,贵州还将依托“赛动黔景”体旅品牌,在2025年于全省各大景区举办60余场体育赛事活动,涵盖徒步、骑行、露营、民俗体育等类别,实现“一景区一特色赛事”。

  龙丛副市长在赛事相关活动中提到的“车轮滚滚,碾过的是赛道,留下的是友谊;万众欢呼,传递的是热情,彰显的是开放。我们坚信,这场比赛不仅是速度的竞技,更是文化与情感的交流。让我们以体育为桥,携手共绘一幅‘千里黔行永传骑,四海同心筑梦圆’的精彩画卷!”正是贵州以体育为纽带,串联山水、文化与旅游的生动写照。如今,一场“流动的景区”正加速驶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体育与旅游的融合,正书写着无限可能。(贵州体育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