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世界级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新蓝图 贵州省体育局开展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
9月25日,省体育局在机关六楼视频会议室开展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25〕31号)等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并围绕“激活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授课辅导。
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雷出席并讲话,二级巡视员朱俊华主持培训会。
马雷指出,近两年贵州体育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过去以行政主导的封闭办赛模式,逐步转向市场驱动的开放办赛;从专业运动员“自娱自乐”的单一参与,向全民共享的多元化场景延伸。体育产业发展要打破“场馆闲置、赛事低效”的怪圈,通过社会化运营盘活存量资产,让体育设施成为群众身边的“健身客厅”,让赛事活动成为城市经济的“流量入口”。
马雷强调,要带着经济思维抓体育,围绕转变“花钱变挣钱、事业变产业”观念,做大场地设施资源、赛事资源、运动员资源“两转一大”战略路径,紧扣聚焦、深化、开放“三个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构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特色产业新矩阵。一是加速“双转化”进程,推动山地、洞穴等特色体育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优势跃升,将攀岩、洞穴探险等赛事活动转化为沉浸式消费场景,实现体旅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实施“八大项目”攻坚行动,以“山地户外+”为纽带,贯通赛事引流、装备智造、技能培训、康养旅游全链条,绘制“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产业链全景图谱”。三是坚持“世界级标准”,依托梵净山、万峰林等国际级山地资源,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地户外运动胜地,形成“山地户外运动引爆旅游、特色旅游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为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提供核心支撑。
马雷要求,针对我省体育产业痛点,要做好有关行动方案。一是通过“赛动黔景”计划引入国际品牌赛事提升影响力,打造“五色体育”特色IP增强吸引力,落实“引赛入黔”工程激活消费力。二是构建资源转化长效机制,系统梳理山地、洞穴、水域等特色体育资源,建立“资源清单+项目库+开发路线图”,推动“沉睡资源”向“产业动能”转变。三是坚持“三维突破”发展路径,聚焦山地户外运动等核心领域打造产业集群,深化体育与旅游、科研、工业、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扩大与各地区市场开放合作,形成“特色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共生”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以此为契机,把山地资源“高颜值”转化为产业发展“高价值”,为贵州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提供强劲体育动能,也为我省“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省体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体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重点体育企业、体育协会、俱乐部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