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州省第一届少年“三大球”“三小球”运动会上的“幕后守护者”
这几天,贵州省第一届少年“三大球”“三小球”运动会的赛场内外,总有一群身影在默默奔忙。如果说赛场是少年们追逐梦想的舞台,那安全员、组织员、思政员、宣传员便是舞台背后的“幕后守护者”,他们用责任筑牢防线、用协调保障顺畅、用信念传递精神、用镜头定格成长,共同为这场青春盛会保驾护航。
“从场地隐患排查到应急演练,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安全保障组的双龙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张仕勇教导员擦了擦额头的汗,他正带着团队对贵州省全民健身中心的消防设施做最后检查。
作为赛事安全的“守门人”,安全员们早在赛前就制定了涵盖治安、消防、交通的10余项应急预案,对4个比赛场馆、4个运动员驻地进行了3轮全面排查。开幕式当天,60余名安全员分布在赛场各个角落,从入口安检到看台疏导,从应急通道标识到医疗点衔接,每一处都凝聚着他们的细心。“孩子们在场上跑,我们的心就得悬着,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里尽情拼搏,这是我们的责任。”张仕勇教导员说,赛事期间他们实行24小时轮班制,就连运动员乘车的摆渡路线,都反复测试了5次以上。
“这边的裁判用品需要补充,康养大学赛区的班车稍等10分钟出发……”组织员杜丽霞的对讲机里不断传来指令,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各赛区的需求清单。作为综合协调组的核心成员,组织员们像“大管家”一样统筹着赛事的千头万绪:从3700余名运动员的食宿分配,到4个赛场的器材调试;从代表团的接站安排,到奖牌奖杯的清点发放。
“每天要接打近百个电话,步数基本都在2万以上。”杜丽霞笑着说,最忙的时候,她和同事们连续3天只睡了4个小时,但看到各赛区赛事顺畅推进,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为了让运动员们全身心投入比赛,他们还提前协调了南方电网保障电力供应,联系通信部门确保赛场网络畅通,“把细节做到位,孩子们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水平。”
“赢要赢得堂堂正正,输要输得明明白白。”思政员吴伦勇老师正在给即将上场的网球小将们做赛前动员。作为资格审查组的一员,思政员们不仅负责运动员资格审核,更承担着传递体育精神的责任。他们在赛前组织“体育道德讲堂”,用省运会冠军的故事讲解公平竞争的意义;在赛中关注运动员的言行举止,及时引导化解小摩擦;在赛后参与“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让拼搏与尊重成为赛场的主旋律。“有个小球员因为判罚委屈落泪,我们陪他聊了很久,告诉他体育精神不仅是赢球,更是坦然面对输赢的勇气。”吴老师说,看到孩子们赛后主动和对手握手拥抱,他真切感受到体育育人的力量,“这些孩子不仅在赛场上成长,更在品格上收获了宝贵的财富。”
“这个足球小将射门的瞬间太精彩了,赶紧推流!”宣传员杜培义正盯着直播屏幕调整镜头角度。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少年们的风采,宣传员们组建了由省市媒体、网络平台组成的宣传矩阵,对开闭幕式和重点赛事进行全程直播。他们白天穿梭在各个赛场捕捉精彩瞬间,晚上加班剪辑视频、撰写稿件,仅开幕当天就发布新闻报道32篇、短视频15条,全网浏览量突破500万。“有个偏远地区的教练给我们留言,说通过直播看到了自家队员的比赛,激动得一夜没睡。”杜老师说,“让更多人关注青少年体育,让这些孩子的努力被看见,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从晨曦微露到星光点点,这些“幕后守护者”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或许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但赛场的每一份顺畅、每一份温暖、每一份感动,都离不开他们的默默付出。正是这些平凡身影的坚守,让这场少年盛会更加精彩,让“体教融合”的种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也让贵州青少年体育的未来充满希望。(贵阳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