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基层教练齐聚贵阳 探索贵州排球发展新路径


  近日,贵州省排球协会受贵州省体育局的委托,利用贵州省第一届少年“三大球”“三小球”运动会排球项目比赛间歇,组织召开青训经验交流分享会。来自毕节、遵义、黔东南、黔西南、黔南、安顺、铜仁、六盘水等地的基层领队、教练员齐聚一堂,围绕青少年排球队伍选材、管理、训练安排及青训促进策略等话题深入交流,为贵州排球青训工作凝聚共识、探索路径。

  青训经验共分享,基层智慧聚力量     

  分享会上,各地教练员结合实际工作,畅谈青训心得。毕节队教练李建波介绍了当地从“无比赛可打”到组建队伍参与省级赛事的历程;毕节排球协会会长张静强调了打通特长生升学渠道对选材的重要性;遵义仁怀市郊区学校教练分享了“树上拉绳做网训练”、“教练员自费为学生供餐”的坚守,通过大单元课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黔东南州教练提出“教练员需深耕技术理解,各地拧成一股绳”的协作理念;铜仁教练则通过“星级球员评选”、“校园海报宣传”等方式,增强队员荣誉感与归属感;六盘水、黔东南等地的教练员呼吁加强市(州)级比赛体系建设,以赛促训、以赛育才。
     
  针对学训矛盾、训练条件有限等共性问题,教练员们交流了实用解法:根据学生成绩动态调整训练时间,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后作业,打消了家长因学生参加训练影响成绩的顾虑;利用大课间、体育课碎片化时间训练;协调社会俱乐部场地资源等,展现了广大基层排球教练员的情怀与智慧。

  赛事培训稳步推进,梯队建设初见雏形     

  近年来,贵州省排球赛事与培训体系逐步完善。2021年,凯里举办全省体传特校排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为项目发展夯实人才基础;2022年起,高中、大学组排球锦标赛陆续开展;2023年六盘水青少年排球训练营开训等进一步完善赛事层级;2024年“奔跑吧少年”系列比赛首次引入初中组,实现高、中、大学赛事全覆盖;2025年,第六届学生运动会排球赛与第一届少年“三大球”“三小球”运动会排球比赛同步举办,后者首次增设U9、U12组别,填补了我省低龄段排球赛事空白。

  直面差距谋突破,未来发展定方向     

  当前,贵州排球与全国水平仍存在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战术水平、教练员实战经验等方面的差距。对此,在交流会上,各参会领队、教练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完善赛事体系,推动每年举办固定赛事,确保赛事连续性,补齐小学、初中赛事短板,构建“U9-U12-U14-初中-高中-大学”完整的赛事构架;二是深化体教融合,打通特长生升学渠道,在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排球(小排球)训练基地并给予器材、经费、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加强基层教练队伍建设,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方法,提升基层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建议建立或完善基层教练员的奖励机制,鼓励教练扎根基础,为贵州排球事业奉献力量;四是引入社会力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开办排球俱乐部,拓宽运动员参赛渠道,借助社会资源改善训练条件。     

  本次分享会不仅总结了贵州排球青训的宝贵经验,更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下一步,贵州省排球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力量,以赛事为杠杆、以青训为根基,推动各地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加快贵州排球运动追赶全国先进水平的步伐,逐步缩小与兄弟省(区)的差距,培养更多优秀青少年排球人才,为贵州排球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贵州省排球协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