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运动员谭斯婷:只要有机会,我想练到40岁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简称“十四冬”)正如火如荼进行,在前期开赛的项目中,来自贵州六盘水的冰壶运动员谭斯婷和搭档赵泽源在青年组混合双人冰壶项目决赛为贵州代表队摘下第一枚奖牌。

  对于参训6年、有着大赛经验的谭斯婷来说,这枚奖牌是自己代表家乡征战的重要象征,同时,也记录了自己近几年来的坎坷历程。

  与冰壶“四选定缘”

  在谭斯婷印象里,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冰雪项目纯属偶然。

  2017年底,时年14岁的谭斯婷在学校的鼓励下参加了一次高原对抗田径选拔赛,优异的表现给教练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练员第一次联系我前往哈尔滨集训时,我还以为他是骗子,所以就没去。”谭斯婷笑着说,直到自己的名字在大会中被再次提及,初中体育老师反复解释后,她才相信这并不是一个骗局。

  第二次有机会时,她又陷入犹豫。“老师提到,在我正式入选前需要试训3个月。我担心试训不通过,还会落下3个月学业,所以第二次也拒绝了。”

  谭斯婷的父母来自农村,从事房屋装修方面的工作,几乎不了解运动员选拔,对女儿满满的尊重和爱,让他们把选择权交给她自己。“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在背后竭尽所能默默支持我,从不干涉我自己的决定。”在反复考虑后,谭斯婷主动联系教练前往哈尔滨参加集训,然而却得知第三批成员已经出发。

  第四批招募开启时,教练迅速与谭斯婷进行沟通,让她正式踏上冰壶之路,开始学着做一个运动员。

  宝剑锋从磨砺出

  早上9:00开始持续两小时的体能训练,15:00上冰训练,晚上健身房加练……这样的日子,谭斯婷持续了6年。

  在这6年里,伴随着训练、比赛,充满着生活的还有惊喜、快乐和悲伤各种情绪。

  2019年3月3日,2018—2019赛季冰壶混双冠军赛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速滑馆落幕,六盘水市二队谭斯婷和费学清获得亚军。

  “参训一年半就拿到第二名,大家都很惊喜,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谭斯婷说。

  2022年,谭斯婷以第一名(女子组)的成绩入选国家冰壶集训队,同年,她入选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推荐公示名单,并在后续保送至北京体育大学。

  然而,比赛和生活也不全是顺境。2022年底,谭斯婷代表中国冰壶队出征2022—2023年冰壶世界青年锦标赛,但成绩并不理想。比赛的打击、他人的质疑,让谭斯婷陷入自我怀疑,变得不自信。

  赛后,谭斯婷向教练提出申请休假。在休息的时间里,谭斯婷重新认真思考了冰壶对自己的意义、自己与冰壶之间的关系。

  “我选择了冰壶,我热爱这项运动,在或是不在国家队都不影响这份爱和向往。我想我应该先练好技术,让自己更加优秀。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现在不能着急!”谭斯婷说,重整旗鼓的自己心态更加轻松,也更加平和,短暂的得失不再那么重要。

  以家乡的名义“征战”赛场

  今年是贵州代表团第一次组织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开赛前3个月,谭斯婷就非常激动。这次比赛,她给自己设定了小目标。

  “这次,我是带着师弟师妹们参加比赛,赛前目标是进入前四。”1月12日,“十四冬”冰壶青年组混双项目比赛中,谭斯婷和搭档赵泽源代表贵州队以6:4的比分战胜东道主内蒙古队,成功摘得铜牌,为贵州省赢得第一枚奖牌;1月17日举行的十四冬冰壶(青年组)女子决赛中,贵州代表队获得第四名,“打完比赛后我躺在床上就哭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路有多么不容易。”

  “从开始练习到现在,我觉得冰壶已经成为生命里缺一不可的一部分了。”谭斯婷提到,贵州缺少发展冰雪运动的硬件设施,如果有冰场,才有可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冰壶这样的运动,继而发展俱乐部、运动进校园等项目。

  “今年我满21岁,将步入成年组比赛,我希望可以在竞技水平、战术、心态等方面,每天都可以进步一点点。”谈及自己的未来,谭斯婷说,“只要符合基本条件,我想练冰壶练到40岁。”(天眼新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