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轮车(泥地竞速)跨界跨项选材全面启动




  俯冲、飞腾、跳跃、过弯、冲刺……一个个小车手戴着头盔,骑着小轮车,飞驰而过,尽显泥地竞速的魅力。

  6月8日起,在位于清镇体育训练基地的贵州小轮车队BMX场地,贵州小轮车队全面启动了跨界跨项选材。

  ● 面向全省广泛选拔 ●

  今年17岁的罗文韬在骑行了几圈后仍旧意犹未尽,“这个场地骑起来太刺激啦,教练也非常专业、认真热情,我简直都不想回去了。”他说。

  和罗文韬一起来前来的还有习水县自行车运动协会组织的8名喜爱自行车运动的少年,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3岁,尽管都不是资深自行车骑行者,但全都对小轮车有着浓厚的兴趣。

  同样来自习水的陈灿,在测试中表现沉稳,对自己能否最终被教练选中表现出一丝担忧。“这项运动需要意志和坚持,我才学没多久,这次在现场看到了一些高手,不知道最后能否被选中,如果能被选中那真的太开心,现在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小轮车运动员。”陈灿对记者说。

  “在收到了选材通知后,我们迅速组织有兴趣有基础的少年参加,整个测试环节专业细致,并且这个场地很有特色,这让孩子们都很着迷。”习水县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谢祥表示,因为没有一块专门的小轮车队场地,他们骑的是山地自行车,协会还有一群资深骑行者,回去后还将组织更多人前来参加选材。

  在本次场地测试中,一名来自贵阳市的个人骑手表现较为大胆,每一次腾跃几乎都能赢得现场阵阵欢呼喝彩。特别是在坡顶冲刺中,柏麒鞥几乎都能成为全场的焦点,酷炫而沉稳。11岁的柏麒鞥2年前就开始接触小轮车,休息之余会在父亲的陪伴下在贵阳郊区骑车。

  “从6月8日启动招新开始,有来自贵州体育职业学院、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市州体校、普通学校的,还有爱好者和个人骑手,很期待更多感兴趣的少年前来。”贵州小轮车队总教练弗雷德里克·摩尔表示,第一批将选出在身体素质测试和场地测试中表现优异的少年,进行集训,最终选拔出一批队员,全力备战2025年全运会。

  ● 技术是关键 着力加强体能 ●

  在进行场地测试前,人称“老法”的摩尔首先将少年们集中起来,介绍了此次测试将分为身体素质测试和场地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小腿长、起跳时臀部与地面的距离、三连跳、俯卧撑、空蹬自行车等。老法全程参与每一个测试环节,包括测量身高、记录数据,以及示范动作等。

  在下午的场地测试中,看着孩子们乐此不疲地来回骑行,老法显得十分兴奋,对于这块场地,可以说是老法的独家创作,每一个坡、每一处弯道等全都是老法亲手设计、塑型、堆砌,融合了老法对这个项目多年的理解。

  “从开工以来,我就扑到了场地建设中,用了2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这块场地成型了,这是一块多元化综合性场地,融合了泥地竞速、自由式、山地自行车等,可以进行多项练习,让骑手们迅速成长。”说起场地的建设和特色,老法格外开心。

  “他们都非常年轻,积极性很高,热情十足,但是普遍缺乏力量和爆发性,不过力量和爆发都可以后续通过专业体能训练来实现,还有一点,测试的骑手大多骑的是山地车,其实这和小轮车区别很大,他们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和驾驭小轮车,这个项目技术是关键,力量后面需要着力加强。”老法告诉记者,通过当天的测试可以看到,他们中确实有较为优秀的苗子,这让他对贵州小轮车(泥地竞速)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贵州体育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