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贵州体育人






  2021年,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行了新的一轮轮换,继续为主要帮扶对象——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笃山镇拉坡村、洪泥村、梨树村、大坡村、龙井村五个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贡献一份体育力量。

  两年来,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组织赛事、修建体育运动场馆和设施、引入优质企业等,让当地居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现代化的体育服务,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乡村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体育局驻安龙县笃山镇乡村振兴工作队

 

  让大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不动产”


  2021年,省体育局乡村振兴工作队进行了新的一轮轮换,继续为主要帮扶对象——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笃山镇拉坡村、洪泥村、梨树村、大坡村、龙井村五个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贡献一份体育力量。

  赛事活动激活乡村

  据了解,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5月入点以来,帮扶安龙县及笃山镇资金共4257.03万元,其中包括安龙县体育中心、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攀岩馆、“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安龙站等体育设施的修建和赛事活动的举办。

  在驻村期间,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结合2021年下拨全省体育扶贫救灾资金和安龙县山地户外运动小镇创建资金的使用,整合了笃山镇内既有山路古道、景区游步道、户外穿越线路等资源,修建步道38公里。后依托新修建步道,2022年7月2022“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第二站(安龙站)暨安龙县“乡村振兴·龙城健行”徒步活动在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开赛。7月底,“乡村振兴·龙城健骑”自行车赛在安龙县招堤景区开赛。此外,2021年5月,在安龙县成功举办“贵州洞穴探秘体育旅游黄金线路”培育工作会。

  与此同时,为全面推进健康走基层,用健身气功助推乡村振兴,用健身气功引领全民健身,笃山镇在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举办“健康走基层、为民办实事”2022年健身气功社体指导员培训,有力地推动当地全民健身的发展。

  在协助安龙县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县方面,一是在省体育局的协助下,安龙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印发了《安龙县创建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工作方案》,成立了安龙县创建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安龙县县长任专班组长,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做好体育项目协调相关工作。二是积极培养本地企业,强化优强企业引进力度。培育贵州满宏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钱相街道建设安龙山地汽摩自体验基地及农林文旅开发项目,安龙县凌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安龙县全民健身中心。三是鼓励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的组建和成立,规范管理,让协会引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盘活当地资源

  为了盘活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和创建安龙户外运动小镇,省体育局领导多次到示范点通过现场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关心示范点建设和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工作。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协助安龙县建立健全体育旅游项目库,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笃山溶洞群景区(二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景区环线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2022年4月,景区环线建设(大坡至拉坡道路工程)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同时,申报了位于梨树村的农体旅特色产品展示中心东西部协作资金150万元,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还围绕旅游产业化发展,引入了托管企业。以安龙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县为契机,积极探索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丰富体育旅游业态,2021年引入惠州市世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管理运营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景区,该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截至目前,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和业态项目改建等提质升级正有序进行中,改建了悬崖酒店、游泳池、新建了景区大门、农产品展销中心、露营基地和亲子游乐园等项目,一地八站体旅融合项目全部启动。

  省体育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通过加大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宣传,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聚焦“体育+”,助推体旅融合发展,通过赛事培训和活动,为乡村发展聚人气、添动力,让世代居住的大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

  周光跃(安龙县笃山镇洪泥村驻村第一书记)

  洪泥村过往主要种植金银花、红高粱、核桃树、枇杷树,在驻村工作的两年间,洪泥村一是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农户种植了金银花3000亩,养殖黄牛350头、生猪450头、土鸡2000羽;二是加快笃山体育小镇建设,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农户自主建设”的方式建设,共计划安置173户。目前,一期已经开工建设49户。

  未来,洪泥村还计划依托梨树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和在建中的“六安高速”交通优势,蓄力推动洪泥村在康养旅游、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拟建设的搬迁安置点“体育旅游特色小镇”一栋栋民宅正拔地而起。

  村民与攀岩运动员一起集训

  郑跃(安龙县笃山镇梨树村驻村第一书记)

  梨树村紧扣“山地运动旅游,文明宜居梨树”的发展定位,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利用好广州市、省体育局帮扶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梨树村,我们通过种植油菜,不但让每年汛期都会被淹的低洼河谷闲置土地得到盘活,还带动当地一千余人次劳动力就业,同时又为公园增加一个小景点,让小景点和大景区得到完美融合,使盘活低效闲置资产迈出坚实的一步。在这里,我们还建设了10公里健身步道,并结合独有的攀岩小镇优势,将热爱此项运动的村民送到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中心与全国攀岩运动员一起集训,为攀岩运动后备人才储备贡献力量。

  巡逻灾害点 做好身边事

  于强(安龙县笃山镇大坡村驻村第一书记)

  大坡村因地理环境等原因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我们便组织驻村队员、村支两委白天山上巡逻、晚上各道路和地质灾害点巡逻,发现并处理了一起悬崖落石的安全隐患,同时劝告这户群众永久性的撤离,并落实相关政策,与镇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后续问题。

  驻村期间,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还投入了5520元为大坡村委损坏的吊顶进行维修,我也自掏腰包出资600元为低保户周顺德粉刷墙壁。在这里还统筹开展了“厕所革命”逐户排查,而我也为行动不便的罗国刚户洗刷厕所。两年驻村工作,让我学到,无论在哪儿都要无愧于“党员”两字,做好身边事,去帮助别人。

  种红高粱促群众增收

  夏吉东(安龙县笃山镇龙井村驻村第一书记)

  龙井村充分发挥村级合作社“安龙县盈满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桥梁纽带作用,在镇党委政府和龙井村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龙井村与国台公司协商一致合作发展红高粱,并明确了各方职责和利益联结机制,并以保底2.8元/斤的收购价格订单式签约种植红高粱2653亩,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4%,同时为保障高粱品质和便于生产管理,国台公司统一提供种子,配套提供有机肥和有机农药,并由合作社与村支两委协作将物资发放到群众手中。2022年龙井村高粱总产量超85万斤,总产值超318万元,带动241户群众户均增收超1.3万元。

  健全脱贫户监测帮扶机制

  汪阳熙(安龙县笃山镇拉坡村驻村第一书记)

  为继续帮助巩固拉坡村脱贫攻坚成果,我们建立健全了脱贫户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动态监测。针对每月反馈的预警线索,在拉坡村我们和村支两委成员共同赴预警线索户家中走访,核实预警线索,了解预警线索户的家庭情况和收入情况,帮助符合条件的预警线索户申请防贫扶助险和医疗救助,及时召开拉坡村预警线索研判会,分析研判是否需要纳入监测。

  另外,我们还定期到拉坡村健身步道施工现场和少数民族服饰加工坊施工现场查看,了解施工进度,协调解决相关困难。两年驻村工作,拉坡村集体经济共计142.6万元,通过债权投资到玉树石材厂和玉林石材厂,每年产生收益7.13万元。

  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手段

  李振华(安龙县笃山镇洪泥村驻村干部)

  驻村工作两年时间,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做好各项日常驻村工作。在此期间,我协助第一书记掌握好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信息,做好“两卡”张贴、农户遍访工作,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手段。

  除此之外,还协助第一书记积极开展本村危房拆除1栋,易地搬迁20户户档交付工作;7户监测户种养殖验收工作;积极开展监测户、9户预警户、9户低保户走访工作;开展“两保”收取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开展厕所革命工作;按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贵州体育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