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印发 贵州:建立本土特色的青少年足球联赛体系




  6月1日,由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共同研究制定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发布。

  《方案》写到,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是我国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是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体教融合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足球人才。 



贵州省青少年足球比赛。 


  赛事面向全体青少年,打破参赛壁垒,兼顾普及与提高。以青少年球员健康发展为总体目标,坚持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并重;不设任何参赛限制,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俱乐部青训梯队、社会青训机构等球队均可自由参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扩大青少年参与足球人口数量,同时通过比赛选拔优秀青少年足球人才,为各年龄段国家队组建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副主任王登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全国性青少年足球竞赛平台之于学校体育改革、体教融合和中国足球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整合资源,构建科学、高效、完整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国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 



贵州省青少年足球比赛。 


  事实上,近年来,贵州立足实际致力于打造本省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贵州省足球协会秘书长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具有贵州特色的青少年足球联赛体系。”

  据悉,自2017年起,我省打造了以“足协杯”为引领的系列青少年足球赛事。同时,贵州省足协通过教练员培训、等级运动员授予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各注册社会青训俱乐部参赛,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体系,并通过“以赛促训”的方式,不断扩大我省足球运动人口,提高我省青少年球员足球运动水平。我省青少年球队参加的比赛场次从2018年的5至6场,达到目前每年15场左右,满足了不同青少年球队更多的参赛需求,起到“以赛促训”的效果,提高了贵州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贵州省“足协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发展至今,参赛球员年龄自U11至U19,基本形成了对青少年阶段各年龄段的全覆盖。比赛赛制从五人制到八人制最后到十一人制呈阶梯制递进,适应各年龄段不同的身体情况,符合足球竞赛规律。

  另一方面,赛事逐步打破参赛壁垒,社会青训机构、省足协会员协会、县(区)试点协会、省足协布点学校、各市(州)校园足球联赛优胜队伍经各市(州)教育局推荐都有资格参赛,进一步扩大了参赛范围。

  除此之外,省足协还加大了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的开设力度。至2021年,教练员培训班共培养教练3844人次,裁判培训班共培养裁判员4268人次,建立了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晋级体系,不断涌现的优秀教练员和裁判员,保障了比赛的顺利开展,也有效促进了贵州省注册青少年球员的健康良性发展。

  与足球发达省份相比,贵州青少年足球目前底子还很薄,存在着基础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各地区青少年足球开展水平参差不齐、比赛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等问题。要想迅速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除了坚持不懈地在“普及”上努力外,还需要在“提高”上多下功夫。

  下一步,贵州省足协将以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为契机,设计适应贵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通过赛事达到提高的目的。如贵州省足协有计划在青少年足球领域进一步推广五人制足球赛,并采取最新的五人制足球赛规则,如比赛采取“净比赛时间”等。贵州省足协青训顾问、前贵州恒丰足球俱乐部主教练陈懋在谈到五人制足球赛时表示:“实际上五人制的很多场景,就是十一人制的局部。五人制因为场地小,攻守转换快,一对一的场景很多,对球员个人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对年轻球员的成长尤其有利。” (天眼新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