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有多精彩?听,贵州省运会气排球赛现场的3种声音




  6月11日,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群众项目气排球比赛继续展开比拼。177名运动员一展风采,向总决赛发起冲击。

  气排球作为集运动、休闲、娱乐的一项运动,在贵州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你看,比赛好激烈!打省运会,大家就有了不一样的精神风貌。”贵州省排球协会秘书长李晓满说,本次比赛是贵州省规格最高的气排球赛事,报名项目和人数也创下新高。

  在采访中,“热闹”是李晓满形容比赛的高频关键词。那么,现场究竟有多精彩?听,3种声音……带你走进气排球运动的力与美。


  声音一

  “好球!”:相互鼓励、肯定

  一传接球、二传组织、攻手得分……气排球非常考验团队默契程度。“没有孤胆英雄,每个人都要努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李晓满说。

  每每听到“好球”,黔西南州队运动员凌洁会在场上表现得更加自信。“很开心呀!我们通过配合、努力,拿到了宝贵的一分。”

  第一次参加省运会,凌洁内心成就感满满。“能在省级比赛平台展现风采,这是值得铭记的事儿。”她告诉记者,一声声“好球”,在肯定中蕴含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是鼓励也是信任。


  声音二

  “我嘞!”:不责怪、不抱怨,共同进退

  比赛难免出现失误,坚持不放弃是胜利的关键。

  “我没接好!我嘞、我嘞……”

  “是我没传好!我嘞、我嘞……”

  不责怪、不抱怨的精神,体现在每个参赛队伍中。“失误,包容;成功,不争。这是气排球释放的魅力。”李晓满说,相互理解、成全会让队伍凝聚力更强,而“抢”着承担失误更体现了队员的胸襟和担当。

  “我们是一个团队,就应该共同面对所有结果。”黔东南队运动员蔡尚勇,越是艰难,越不能给队友压力,要让他感受到“没事,我们在!”,失误正常,需要再接再厉。


  声音三

  “谢谢!”:以球会友,期待下次见面

  终场哨响,无论输赢,握手微笑,向彼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超越比赛,建立友谊,这是体育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李晓满认为,省运会是推动项目发展的杠杆,也为运动员播下了热爱体育锻炼的种子,相信气排球的朋友圈肯定会越来越大。

  比赛后,六盘水队运动员郭玫定了个目标:“走出去、请进来,以球会友!”她告诉记者,省运会是起点,但不是终点。不管打得如何,都要自信、向上,享受运动的乐趣。

作为东道主,郭玫希望大家能常来六盘水,感受19度的夏天,360度的热情。 (众望新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