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出击——贵州“水军”全运会两金三银后记



  经过4年的艰苦备战和赛场上的顽强拼搏,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皮划艇激流回旋、赛艇、皮划艇静水三个项目以 “2金3银,13个四至八名”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任务。

  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皮划艇激流回旋、赛艇、皮划艇静水三个项目,30人参加了决赛阶段的21个小项的比赛,为历届全运会参赛人数最多、参加小项最多,参赛人员平均年龄21.6岁,平均训练年限6.5年,首次参加全运会20人,占比66%;所有参赛人员中18人取得录取名次,占比60%。

  不难看出,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的三个项目,在此次全运会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敢为人先  抢抓历史机遇 



  作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新增项目,本次陕西全运会增设了极限皮艇项目。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结合队伍人员结构特点,以预选赛为参照,贵州皮划艇激流队获得两枚金牌,将极限皮艇项目定为重点夺金小项,安排训竞科工作人员、分管项目领导多次前往下司基地跟队驻扎,并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时间内,把激流极限跳台安装到位,为激流队的训练备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最终,在女子极限皮艇项目上晏佳华斩获了本届全运会贵州代表团的“首金”。在前一日的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晏佳华已经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作为本届东京奥运会新增项目的女子划艇,早在2017年天津第十三届全运会上皮划艇静水项目就设置了女子划艇。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与教练员深度剖析,结合目前队里的人员特点及对全国竞争对手的综合分析,果断在天津全运会后重新恢复划艇项目。

  不到4年的时间里,利用聘请外教改进技术,打造以技术为主体的理念,引入国内先进训练保障团队,提高专项力量与身体素质等方式,在陕西全运会上技惊四座。

  女子200米单人划艇帅常文打败多名国家队成员斩获贵州省代表团第三金,轰动全场;女子500米双人划艇余石芬、卢小运与东京奥运会此项目冠军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以微弱差距获得银牌。女子划艇只设置了两个项目,贵州女划取得一金一银,成绩斐然。


  狠抓体能  一人一艇一方案 



  重视体能,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训练水平已经成为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高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周期的训练备战中,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强化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思路,通过强体能补短板提高运动员个体能力,并一步一步对标国内国际标准,全力以赴提升比赛竞争力,坚持水上问题,陆上解决;技术问题,体能解决;提高质量,解决问题的主要训练理念。在2020年贵州省体育局组织举办的各单位大比武中,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囊括了大部分的金牌。

  在全运会资格赛结束后,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及时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重点运动员重点艇,以国家队备战东京奥运会为模板,制定了“一人一艇一方案”。方案对照冠军标准,从硬实力指标和软实力指标进行任务目标修正和问题查摆,对标主要对手查缺补漏、确认主攻方向。

  本届全运会上斩获一金一银的运动员晏佳华,从饱受肩伤困扰到重返赛场,到取得全运会入场券到收获一金一银,她始终保持坚定,对抗伤病康复,发展体能并补齐短板,扎实训练,从2019年肩伤到现在站在最高领奖台,这就是狠抓体能、“一人一艇一方案”的生动事例。


  全面保障  打造复合型团队 



  此次全运会的备战过程,在贵州省体育局的倾力指导和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逐步完成了训练保障团队的建设。

  有体能团队、数据化分析团队的协助,有体科所相关专业人员的长期驻队保障,有项目设立之初引进的高水平外教的指导,各板块组成的训练团队,为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备战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着力打造复合型保障团队,向着团队作战的全方位科学训练和参赛模式不断完善。科研团队为贵州省皮划艇激流回旋、赛艇、皮划艇静水三个项目的训练插上科学翅膀,体能康复团队体能先行,制定训练、恢复和治疗方案,医务团队以专业敬业、妙手仁心,呵护运动员身心健康……

  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所有后勤人员齐心协力,在后勤、场地、医科、膳食、人文关怀等方面贴心服务,抓细抓实每项服务工作,整个训练团队系统高效运转,围绕运动员实际需求,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贴心细致完成各项保障工作,让运动员、教练团队全心全力投入备战中。(贵州体育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