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体育局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3月21日,四川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作总结讲话。会上,成都市体育局代表全省体育系统作题为“积极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交流发言,受到省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肯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实施,其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分别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四个方面强调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成都市体育系统积极行动,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进成都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与网络服务体系,并制定印发实施《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重点实施了以下“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健身场地设施完善工程。大力推进区(市)县“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建设,加大各类小型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配备安装力度,新建多种类公益足球场地200余片,实现全市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1.79平方米。

  二是实施“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提升工程。围绕打造“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加大全民健身产品供给。策划组织成都市全民健身运动会、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互联网+定制赛事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年均达2000余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提升至45%。

  三是实施全民健身组织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加大全民健身活动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各区(市)县平均拥有县级单项体育社团组织13个,街道(乡镇)建有各类体育社团组织5个,区县级足球协会实现满覆盖。

  四是实施市民体质提升工程。投资建设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点),实现全市国民体质监测样本量年均达8.5万人,并发布市、县两级年度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全市总体体质达标率已达88.3%。搭建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实施非医疗健康干预,加强科学健身指导。

  五是实施全民健身合力工程。以成都列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为契机,扩大与全民健身相关的健身休闲活动、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和销售等体育产业规模,使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承办15项以上国际高水平赛事,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拉动体育消费。强化与各级各类媒体合作,开办“运动成都”专栏专版,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市民科学健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