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15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召开

    重庆2015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于2015年1月30日成功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市政府副市长吴刚、市政协副主席彭永辉出席会议,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区县体育工作分管领导,市体育局在家局领导,市内有关高校体育院系负责同志,各区县体育局(文化委)主要负责同志,市体育局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市级体育单项协会负责人,重点区县体校校长、相关新闻媒体记者同志和市体育局机关干部职工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余果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及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立足于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体育惠民为宗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努力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
    会上,重庆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辛世杰同志首先代表市体育局党组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系统回顾了2014年全市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科学分析了我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领下,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按照“五个遵循”统筹抓好全市体育各项工作。一是要着力推进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二是要着力贯彻落实国发46号文件精神、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要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建立体育产业政策体系。要管好放活体育产业市场,聚集发展体育产业能量。要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全面优化体育产业结构。要增强体育场馆开放力度,提高场馆运营管理水平。要加强体育彩票发行管理,扩大体彩市场份额。三是要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要全面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巩固“大群体”工作格局。要丰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切实为民惠民。要统筹建设全民健身设施,拓展服务载体。要充分发挥体育组织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四是要着力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要健全备战体系,形成备战合力。要注重选才用才,加强队伍建设。要抓实后勤保障,提高训练水平。要规范赛事管理,提高办赛和参赛能力。五是要着力强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要配合市教委做好校园足球工作。六是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要创新方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严格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用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担当、更大的耐心,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吴刚同志代表市政府作重要讲话。他指出,2014年,全市体育系统紧紧围绕稳增长、惠民生、保发展的总基调,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体育发展总方针,在竞技体育抓点、群众体育扩面、体育产业增效等多项事关我市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各项工作亮点纷呈。一是竞技体育有新突破。2014年,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得金牌90枚,银牌65枚,铜牌59枚,特别是施廷懋等4名体育健儿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上斩获3金1银和一个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刷新了我市运动员参加亚运会的最好成绩,为国家争了光,为重庆添了彩。二是群众体育有新进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拥有“一场一馆一池”的区县达到25个,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10年的0.9平方米增加至1.37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社会指导员13名。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92.6%,位居全国第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3.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体育产业有新发展。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成功举办了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世界杯攀岩赛、环中国自行车赛、中国汽车漂移锦标赛、长寿湖铁人三项邀请赛等一批体育精品赛事。体育社会市场化逐步推进,体育健身、体育用品制造、体育旅游、体育竞赛表演项目良好起步。体育彩票全年累计完成销量28.2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7.8%,逐年递增的体彩公益金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吴刚副市长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增强做好体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低调务实,全力做好2015年体育事业各项工作,切实把体育事业抓紧抓好。一要认真贯彻国发46号文件精神,做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体育骨干企业,繁荣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在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二要深化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大力度完善体育设施,进一步丰富体育赛事活动,问需于民,积极开展层次各异、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在群众体育上要有新进展。三要加大体育项目攻坚克难力度,全力做好巴西奥运会和十三运会各项备战工作,加强人才梯队培养选拔,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上要有新提高。四要全面深化体育综合改革,强化依法治体,简化行政审批,改革赛事制度,推进依法治体,强化协调配合,积极探索各方共同参与的大体育工作格局。五要多“训”、重“引”、善“管”,强化能力提升,建设一流的体育人才队伍,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