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体育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发展贡献体育力量

今年以来,桂林市体育局在市创城办的指导下,按照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考核标准,结合局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体育系统职能作用,积极动员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全面参与和支持创城工作,在桂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领导重视,落实到位

桂林市体育局高度重视创城工作,始终把创城工作作为深化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推动文明桂林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把创城工作列入了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和作为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一同布置、一起安排、一并考核。

为切实加强对创城工作的组织领导,局本级及各二层单位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部门及人员,制定了《桂林市体育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桂林市体育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区域划分》等工作方案,使创城工作有人抓,具体任务有人落实,确保把创城工作落到实处。

营造浓厚氛围,实现共建共创

为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创城工作的认识,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动桂林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桂林市体育局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创城工作深入人心。

一方面,积极营造“创城”的浓厚氛围。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创城”宣传口号,共在体育局机关办公楼、体育中心范围内、体育一馆、体育二馆、体校和体操学校各训练场所,悬挂“创城”宣传横幅、张贴“创城”宣传标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板,出版“创城”专题板报,并在体育局官网发布“创城”工作专题报道,及时反映体育局“创城”工作的动态和各项活动的落实情况。

另一方面,桂林市体育局积极开展各项创城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全局共派出干部职工参与进社区活动1568人次、免费为群众体质检测2000多人次、开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9场。通过一系列活动,使落实“体育进社区”建设成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求,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动了桂林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向纵深发展。

打造可持续发展全民健身体系,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因疫情影响,桂林市体育局于1月25日第一时间下发了通知,暂停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室内室外体育赛事活动、各类室内公共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工作,今年原计划有300多项群众性体育不得不暂停或缩减规模举办。

为了弥补线下体育的缺失,桂林市体育局响应广西体育局要求,积极开展线上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开展2020年线上“壮族三月三”体育综合运动会、线上民族体育展览和民族体育健身教学课,全市共有21250人次参与线上体育综合运动会,网络点击率达121140人次;线上民族体育展览参与达13680人次,网络点击率达17520人次;参加线上民族体育健身教学课达10500人次,网络点击率达26100人次。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号召广大市民开展居家健身行动,指导体育协会、俱乐部推广居家健身方法。根据疫情好转形势,6月开始桂林市体育局启动了桂林市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今年争取中央预算投资建设项目26个,为桂林市建设公共足球场26个,争取2020年广西乡村振兴项目7个,用于建设1个全民健身中心、3条健身步道、3个体育公园。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项目26个,桂林市8个村(屯)建设篮球场,为9个村(屯)(社区)建设安装健身路径18条。这一系列举措,为桂林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讯员:桂林市体育局 陈延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