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十字方针” 营造安全稳定训练环境——青秀山训练基地认真做好驻地运动中心运动员安全归队训练各项工作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要求,我区各优秀运动队运动员于4月12日起分批归队复训,其中,青秀山训练基地驻地广西射击射箭运动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射运中心”)是第一批错峰归队的运动中心之一。4月12日,基地按照广西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归队及训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青秀山训练基地驻地运动队运动员归队及训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安排,认真落实自治区体育局“十字方针”,提前做好“归”“住”“吃”“训”“医”“管”“保”“宣”“报”“督”等各环节的防控准备措施,在射运中心和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以下简称“体育医院”)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当天45名驻地运动队运动员的归队工作,也为驻地运动队接下来的训练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4月12日早上10点开始,驻地运动员通过自驾和射运中心到车站接站等形式陆续抵达青秀山训练基地。进入基地前,运动员们按照报到流程规定,在基地大门入口处接受基地工作人员对其个人身份证件的核实,并接受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对其全身外衣、鞋底及行李进行消毒后方能进入基地。进入基地时,运动员要按要求换上新口罩,并将废弃口罩丢置在专用垃圾桶内。随后,运动员们来到休息区(基地综合楼前)等待,并依次在体检区(基地综合楼门前停车场)接受体育医院医护人员的体温检测和常规检查。体检合格后,运动员们在报到处(综合楼大门前)向工作人员提交《广西居民健康申报表》并领取个人出入证、防护口罩、《归队报到表》《运动员自我防护须知》和《致全体运动员的一封信》等物资和材料。最后,在基地综合楼大门处,运动员需填写《归队信息登记确认表》,经登记确认后即可携带行李进入宿舍区并按射运中心宿舍调整安排表找到对应宿舍入住。

据了解,在运动员返回基地前,基地领导班子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已提前对各业务部门所开展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进行了实地预演,确保驻地运动队运动员顺利归队,安心生活,安全训练。

运动员归队前,基地业务部门已提前开展多项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其中包括采购防疫物资,保障基地口罩、消毒水和洗手液等物资供应;在运动员宿舍、训练场馆、食堂和办公楼入口处设置鞋底消毒区并定期对这些场所进行规范消杀和开窗通风,提前对运动员住宿安排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每间宿舍不超过3人居住。基地食堂按运动员名单,定位(一桌一人),定向(统一方向),按餐桌台固定个人名字就餐,座位间隔达到1.5米以上等。此外,基地还在医务室设置隔离点,在基地大门旁设置快递临时集中存放点并定期消毒,在办公楼和各训练场馆入口处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等。

“外出戴口罩,配合测体温,出入场所服从管理”,在基地大院内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这样的宣传横幅。此外,基地还在大院宣传栏制作宣传展板,在基地大门、大院通道、各训练场馆、运动员宿舍、运动员餐厅、基地综合楼办公区等区域张贴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等宣传海报和横幅标语,提醒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增强驻地运动队运动员、基地和驻地运动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疫情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基地运动员和干部职工掌握个人防护方法,对疫情防控要求入脑入心,共同营造基地疫情防控严格到位的良好氛围。

运动员归队后,基地和驻地运动中心将严格实行全封闭、军事化管理,禁止运动员在宿舍会客及宿舍间串门,严格实行出入证管理制度,疫情期间运动员需全程佩戴证件出入运动员宿舍、运动训练场馆和运动员食堂等场所。运动员膳食一律在基地食堂解决,禁止点外卖用餐,运动员在进入食堂就餐时需带好口罩。在运动员食堂除了要按要求就坐外,所有人员取餐、用餐时禁止交谈,用餐时间需控制在30分钟以内,用餐结束后立即带好口罩离开食堂。此外,基地还将根据青秀山训练基地驻地运动队运动员归队及训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结合具体实际,继续认真做好训练场馆消杀防疫、治安巡查、临时隔离点人员值班和防疫宣传等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驻地运动员正常生活训练,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积极备战下一阶段的赛事和竞训任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