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汗如雨“马”蹄疾——来宾高脚竞速运动从县城走向全国的奥秘
图为高脚竞速队队员加紧训练,备战广西民运会
第一次代表来宾出战,摘得广西民运会二、三等奖;第一次代表广西出战全国民运会,夺得男子组200米、接力比赛银牌;第二次代表广西参赛,夺得女子组100米、200米以及女子2×200米接力赛银牌……这些,仅是武宣县高脚竞速成绩的“冰山一角”。
自2002年建立以来,武宣县高脚竞速训练基地先后为来宾市夺得至少7枚广西区级金牌、5枚全国大赛银牌和5枚全国大赛铜牌,奥秘何在?
从小心上“马”到一“马”当先
“2002年初,我接到原柳州地区体育局副局长谢露军的电话,他说有一个项目比较紧急,之前联系好几个县都没人敢接,这才找到了我。”来宾市教育体育局青少年与艺术科科长邓韦寨回忆道,当时距离广西第十届民运会还有几个月时间,高脚马(即“高脚竞速”)被正式列入竞赛项目,柳州地区欲组队参赛,其他9个县、市却无人报名。“当时没人知道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但我认为,没什么体育项目是体育人完不成的,便应承了下来。”
既然挑起担子,就得寻找训练工具——高脚马的“马”。经打听,邓韦寨了解到这种器材只有湖北恩施才有,他三番五次地联系柳州地区体育局办公室,通过上级部门的调配,最终拿到了“马”。有了“马”,却没有教练,怎么办?邓韦寨告诉记者:“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找教练,我们只好从田径队和篮球队‘下手’,在队员们平时的训练中加上这个项目,寻找合适的参赛选手。”
起初,队员们对高脚马很好奇,纷纷请缨上“马”体验。“大家就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扶着墙慢慢地走,非常小心,却很兴奋。”邓韦寨说,因为条件艰苦,加上缺乏专业指导,队员们常常摔倒,几乎所有人的膝盖和手臂都负过伤。
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邓韦寨宣布陈金武、张光明等人进入参赛名单。可谁都没想到,那一届民运会,高脚马队竟连拿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由此开启了他们的“光辉之路”。
“马”到成功有诀窍
2005年全国民运会选拔赛,陈金武、张光明等代表来宾出战,名列小组第一;2006年第十一届广西民运会,武宣高脚竞速训练基地获得参赛名额;2010年第十二届广西民运会,韦家将为来宾代表团夺得高脚竞速首枚金牌,陈金武获得银牌;2011年第九届全国民运会,韦家将、韦智学等代表广西出战,夺得高脚竞速男子接力银牌,这是广西代表团首次夺得该项目奖牌;2014年广西第十三届民运会,覃一雪独拿3枚金牌;2018年广西第十四届民运会,覃美玲狂揽4枚金牌;今年全国民运会资格赛,来宾高脚竞速队以巨大优势取得了参赛资格……
来宾高脚竞速为何如此厉害?除了运动员拼劲十足,还与邓韦寨、陈金武等教练的精心指导分不开。
前不久,广西体育节暨“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歌圩节开幕式在桂林举行,陈金武发现一名贵州运动员上“马”速度极快,便拍下视频,细细研究。“每次比赛或者表演,只要发现强手,都要认真研究别人是如何跑的。”正是因为不断钻研的精神,让来宾市高脚竞速人才辈出。女队里,覃美玲接过了覃一雪的接力棒,近两年的比赛中风头正甚;男队里,覃保专、潘康等能力日益突出,比赛渐入佳境。
对于未来,邓韦寨希望高脚竞速能够走进校园,让青少年了解这项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培训更多后备人才;同时,借鉴武宣高脚竞速训练基地的成功,推动来宾体育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