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运动队合作共建“见花开”
9月11日,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滑板项目决赛中,广西滑板队队员兰俊宜为广西代表团斩获第十四届全运会首枚奖牌。本届全运会滑板项目第一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壮族妹子兰俊宜夺得亚军也创造了广西参加本项目的历史,印证了合作共建运动队这一决策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意义。
广西有句俗话:“下河莫怕漩涡多,打铁莫怕火烫脚。”新的全运周期以来,广西体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通过向上“找路子”,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向同行“要方子”,内化更新的“解题”思路;在区内“搭台子”,深化更优的体制机制,不断实现突破。
——始于创新共建
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落幕后,如何打好体育翻身仗,将体育建设成为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成为时代给广西体育列出的考题。自治区体育局经过深入研判,直面或碍于没有专业场地、或困于缺乏优秀教练、或制于队员稀缺等等瓶颈问题,做出集中社会各界力量办“大体育”的战略决策。 2018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共建广西体育强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与广西共建高水平运动队,广西成为第一个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体育强省的省(区、市)。2019年11月“合作共建”被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首次列入《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于2020年6月细化出台具体的《广西体育强区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向全区发出了动员令。借此东风,自治区体育局科学评估、制定了新一个全运周期的项目布局,做强“短、小、水、灵”传统优势和潜在优势项目,面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集众力、众智合作发展攀岩、滑板、冲浪板等新型奥运项目。先后创新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奥运、全运项目,达成共建13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与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等体育强省市在体操、游泳等项目开展运动员和教练员联合培养和培训;在没有专业省队的情况下,与本土高校、企业、协会合作共建广西马术队、广西攀岩队、广西滑板队、广西北海冲浪队、广西霹雳舞队等11支优秀运动队。
——坚持真抓实干
为突破现有竞技体育瓶颈,自治区体育局集中在“统”字上下功夫,在“保”字上求完善,在“赛”字上见真章。狠抓教练员“强将”工程和运动员、裁判员“尖子”工程,科学培养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功底、有奉献精神的“四有”人才团体;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在全区14个设区市实现基层体校与100所中学、100所小学共建联办,较好地解决了我区运动员的入学和训练等家长关心、社会关切的现实问题,开辟出体教融合、体教共赢新路径;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认定了24所自治区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28所自治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体校被评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新制定实施21项激励约束政策,倒逼竞技体育队伍良性竞争,促进运动项目之间你追我赶;出台实施了《广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和青少年运动员学历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运动员的受益范围;通过年度编制近50项青少年单项锦标赛计划和规程,引导社会力量开展U系列赛和俱乐部联赛200多项,每年承接国际级、国家级重大赛事,完善共建项目的赛事体系…真抓实干,为合作共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成于共赢发展
目前,合作共建正在为广西体育做加法,部分共建运动队已经“开花结果”。成立仅3年的广西马术队,在第十四届全运会马术项目场地障碍资格赛两站比赛中分别获得冠、亚军,4人入围全运会决赛圈;马山攀岩国少队、自治区体育局与广西科技大学共建的广西攀岩队共为本届全运会输送出3名队员征战攀岩项目决赛;区市共建的广西北海冲浪队5人取得决赛资格;2018年底,广西社体中心与南京冠奥宝德公司达成合作,通过跨项目、跨地域选材,先后为国家滑板(集训)队输送6名队员,除了参加此次全运会的兰俊宜收获颇丰外,徐永轩摘得了全运会滑板男子街式第五名、石将美获得女子碗池第六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体育局在冰雪资源稀缺的境况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冬奥会“恶补短板,全面参赛”的重要指示,积极参加单板滑雪项目跨项跨界跨季选材工作,共输送3名运动员入选单板滑雪项目国家集训队、3人入选国家青年集训队、1人入选越野滑雪国家青年集训队,开启了广西冰雪运动壮举。据统计,截至目前,广西运动员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资格赛中获得出线233人(霹雳舞未开赛),比上届增加21人,新增进入决赛的队员也主要集中在合作共建的新型项目中,共计18人,占据新增人数的85.71%。
通过合作共建运动队,曾经的“小众”项目逐步走向大众视野,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和关注度、美誉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获得感幸福感。如今,“中国登山协会+政府+企业” “三位一体”合作模式已成为“马山范本”,“体育+文旅+脱贫攻坚+县域经济发展”更是累计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十多亿元,马山县率先步入乡村振兴阶段,成功把“绿水青山”转变成了“金山银山”;马山县全县建设23所攀岩学校,攀岩人才培养全覆盖11个乡镇、20000多名学生,组建攀岩校队共20支700多人,2019年,马山县获评为全国首个攀岩进校园推广示范县,更多的大山孩子能够通过攀岩走出去,站上了更高的舞台;广西科技大学共建的广西攀岩队实现了一批学子通过攀岩升学、就业;北海市因成功举办全国翻波板锦标赛(总决赛)、全国OP帆船冠军赛、亚洲风筝板锦标赛、全国风筝板锦标赛等一系列国际性、全国性竞技体育赛事,创办“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北海市荣获“2020年优秀帆船城市奖”,北海市旅游文体局、北海海事局获评“全国帆船竞技体育赛事贡献奖”,将“向海经济”更进一步;与此同时,合作共建的运动项目吸引了不少民间资本投入,上林国际马术运动康养基地、广西轮滑运动训练基地、北海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落地生根,在青少年培训、竞赛、文旅、投资兴业等方面潜力巨大。
随着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落户广西,自治区体育局正紧锣密鼓展开新一轮的备战工作,接续面向体育协会、学校、企业、俱乐部合作,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广西青少年优秀运动队。现已与26家单位共建优秀运动队,涵盖了帆船帆板、滑板等十几个项目。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广西体育正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越来越多的项目通过合作共建互利共赢,跑出了体育强区建设的“加速度”。(通讯员:董先辉、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