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以“四个一批”引领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近年来,益阳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围绕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注重以点带面,以个体促整体,形成示范效应、品牌效应和群众效应,引领全民健身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运动益阳”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益阳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设一批过硬设施 夯实全民健身发展根基
在益阳中心城区梓山湖畔,以体育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益阳奥林匹克公园是最受市民游客欢迎的健身休闲好去处。
公园占地约500亩,园内林木葱郁,设施齐全,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乒羽馆、网球馆等大型体育场馆,设置约2万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和大量的户外健身设施。
为科学发挥场馆使用效能,每年在此承办各类大型群众文体活动(赛事)近百场,并通过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形式,最大程度满足市民游客的健身需求。
在大力推进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益阳市注重下沉基层,打造群众身边的“十五分钟健身圈”,建成海棠社区715小区健身场等一大批优质基层健身场所。
近年来,按照“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功能多样化”的原则,益阳市基本建成以奥林匹克公园、资江风貌带、秀峰公园等为龙头,以社区(村)为主干,以学校、单位为补充,以河道、水库、公园、景观带为基础的,覆盖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111”工程(一场、一馆、一池)的区县(市)达70%,社区(村)级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由2018年的1.23平方米提高到1.83平方米。
打造一批品牌赛事 形成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2020年9月,作为益阳市第二十届大众运动会分项赛事的全市第二届社区男子篮球赛在益阳奥林匹克公园火热上演,来自全市的17支社区代表队比战术、拼耐力,队员们团结互助、顽强拼搏,为市民群众带来40场精彩比赛。
该篮球赛以社区为单位组队选拔参赛,为广大篮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球技、同场竞技的舞台,对融洽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020年,为进一步满足全市群众的参赛愿望,组委会对参赛规则进行了调整,参赛队伍范围从上一年度的中心城区扩大到全市范围,队伍数量由12支扩充到17支。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本土综合性群众体育赛事,益阳市大众运动会已连续成功举办20届,吸引全市各行各业、各年龄层次体育爱好者近1000万人次参加。该赛事在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健步走、拔河等传统比赛项目的同时,穿插进行健身知识宣讲、健身知识竞赛、健身挑战赛等活动,增强赛事趣味性和吸引力,助力提升群众科学健身水平。
近几年,全市引进和承办“国字号”体育赛事20余次,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千余场,其中县级以上近250场。这些赛事(活动)的举办已形成传统和规模,并逐步发展成为本地家喻户晓的全民健身品牌项目。
培养一批优秀骨干 扩大全民健身覆盖范围
2020年年底,在全市体育总会工作会议上,4个市级体育协会作为全市体育社会组织代表分别汇报了各自组织建设经验做法,就开展好下阶段工作进行表态发言。
在益阳,类似这样登记备案的县级以上体育协会达136个,他们中的优秀组织(骨干)常年活跃于全市全民健身的舞台上,积极传播科学健身理念,推广群众体育项目。
成立于2018年的益阳市排舞协会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该协会定期开展文化下乡、阳光排舞进校园等公益活动,为来自全市各社区和健身网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进行排舞、广场舞、啦啦操、秧歌等项目的公益培训。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协会发展会员2000多名,被表彰为“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先进单位”“湖南省排舞广场舞推广示范单位”等,成为全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的标杆。
近年来,益阳市积极完善以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为指导,体育社会组织为主体,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为骨干,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及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全市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人,每万人中体育社会组织数为1.2个,每千人中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为1.8人。
这些组织(骨干)犹如星星之火,广泛分布于基层群众中,带动形成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燎原之势。据统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由2018年的36%提高到42%。
形成一批特色做法 增强全民健身质量效益
2020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健身,增强免疫力,益阳市及时启动健康益阳行动,并于6月29日上线“益阳运动健康”模块。
该模块整合中心城区足球、篮球、游泳等10个类别的620个健身场馆(场地),用户借助模块可快捷搜索附近的运动场所,查询其地址、运动项目、场所状态和简介等基本信息,通过链接导航到达该场所。同时,用户通过扫描相关场所运动项目二维码,可记录运动时长和次数等信息,了解运动情况。
11月底,益阳市在中心城区试点建成全市首家智慧社区健身中心。中心配备跑步机、动感单车等运动器材,采用远程视频教学系统操课,通过自动化运营模式让用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健身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益阳市在“互联网+健身”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探索,有力提升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此外,诸如“区区有品牌 县县有特色”的赛事布局做法,初步形成赫山校园足球、资阳网球、安化羽毛球、桃江定向越野、南县排球、沅江水上运动的运动休闲“一县一品”特色;
通过“体育+”模式,与文化、旅游、康养等相结合,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赫山“兰溪双桡龙舟”入选“2020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南县“湖南洞庭之心体育旅游线路”入选“2019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益阳东部新区鱼形湖体育小镇纳入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收益”的共建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体育场馆建设运营和体育赛事承办,建成益阳爱协能体育中心等优质私营健身场馆,引进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鱼形湖桨板邀请赛等商业赛事,与公共体育设施(赛事)形成互补,满足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健身和观赛需求,促进体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