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重竞技中心:大力士们炼成多项新技能

8月,江城酷暑难耐,烈日灼烤之下,省体育职业学院的田径场像个大蒸笼,重竞技中心的百余名队员就在“蒸笼”里跑着3000米,他们最大的享受,就是途中可以喝上一杯冰镇酸梅汤。



夏训以来,省重竞技中心创新求变体能训练,通过集体合练增强团队竞争力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全运的距离。


扎堆苦练 老少比拼闯关

作为讲究力量的举重项目,负重深蹲是基础,3000米长跑却非长项。在场边观察的体能综合训练组组长、省拳击队主教练邓爱民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这段时间,我们就是要把3000米跑和引体向上两大短板摆在台面上苦练。”为此,各队自4月份陆续复训后,中心历史首次将举重、摔跤、拳击、柔道、跆拳道、击剑6个项目队集中合练基础体能。“三个多月下来,每人光是在田径场上的跑动距离就达248.6公里,相当于围着操场跑了600多圈,而且还不是慢跑。”邓爱民对于这组数字记的格外清楚。



奔跑的队伍里,可以看到几位“拳王”的身影。曾受过重伤又重回巅峰的全运会冠军文银杭擦了把汗说:“在拳台上挨揍都能扛下来,高温这点苦算得上啥。”世锦赛奖牌获得者、原国家队队长刘伟是队里的老大哥,他坦言,虽然身体机能恢复速度比不上年轻队员,但仍要在各个方面起带头作用,“明年2月份全运会拳击预赛就要打响,这一关我们必须要冲过去。”已经兼任教练的老将施国军,明年将迎来自己的第四届全运之旅,他的目标是,用一枚沉甸甸的奖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句号。

有老将们冲在前面言传身教,小年轻们怎敢落后,你追我赶中,体能强化效果已经显现。“年轻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而老将们也战胜了自我,突破了多年的基础体能瓶颈,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邓爱民说,铺垫了15周的基础体能训练,为进入夏训第二阶段耐乳酸的训练打下了基础。



串门取经 团建力量倍增



“啊哈啊哈,嘿!”省重竞技中心训练馆一楼内,举重队员向飞洋的喊叫引人注目,他腰间负重70公斤,正在进行双杠臂屈伸的练习,站在一旁的摔跤队员钟玉红则在“串门学艺”。省举重队主教练杨业金说,各队通过互相串门取经,向举重队学力量,向拳击、跆拳道、击剑队学灵敏,向摔跤、柔道队学综合素质,各自的短板都有了针对性的提升。



面对全运会新的备战形势,重竞技中心一面更新训练手段,提升训练效果,一面丰富文化生活凝心聚力。谈及改进的效果,主任马剑平笑着说:“前段时间,中心举办五子棋比赛给大家换换‘脑子’,没想到队员们在棋枰上杀的昏天黑地,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像烧烤和野炊这样的集体活动。以前,各支队伍相互交流接触的机会不多,现在呢,全都成了熟脸。”



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的增强,带来的是竞争力的强化升级。目前,各项目运动队正潜心苦练,等待着比赛的到来。马剑平表示,今年是全运会冲刺年,所举办的相关赛事水平也是最高的,通过比赛认清自己、了解对手并精准掌控全国基本备战态势,各省雪藏的高手都可能露面。“从目前备战年度赛事的情况看,我们中心已初具百人参赛规模,这个过程,我们将碳中取铁、铁中炼钢,不断提升备战团队竞技水平,希望在全运会上实现多点开花,为体育强省建设贡献重竞技力量。”






文:张诗秋

图:张诗秋、时龚

编辑:王馥

审稿:门天清、刘璐

审核:李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