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省提速进挡 湖北田径打造“硬核”战队
因受训练场地等条件限制,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急需巩固冬训成果的湖北田径队的训练“停摆”。4月21日,湖北省体育局长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胡功民指出,疫情给体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我省要以“三大备战”为抓手,开创竞技体育发展新局面。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力克时坚,狠抓体能,打好东京奥运、陕西全运重大战役,省田径中心转变观念,快马加鞭打造一支直面挑战,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硬核”战队。
分批复训 严格执行全封闭管理
随着武汉市疫情逐渐好转,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省体育局要求各运动队分批复训。省田径中心提前储备口罩、酒精、消毒液,并对首批归队队员、教练员、行政人员进行个人疫情摸排以及核酸检测,实施严格的体温测量和消毒措施。
省田径中心为复训队员和教练安排单人单间,每个房间内配备口罩、消毒洗手液、酒精等防护物资,确保队内人员的日常防护。中心还要求队员保持房间卫生,每日开窗通风换气。每日对复工复训人员体温进行“两测一报”,保证信息准确。
此外,运动员的每日餐饮均由中心派专人分发到房间。省田径中心负责人介绍,归队复训的教练员、运动员及行政人员均执行全封闭管理,严格管控中心人员进出。在这场疫情防控持久战中,省田径中心采取铁腕治队。
卧薪尝胆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这次是从小学接触田径以来休息时间最长的一次,每天看着田径场,太想念正常训练的日子了。”曾入选国家队的我省短跑选手李喆,因封城滞留奥体中心。在严格的防疫要求下,近两个月里他仅在宿舍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二青会夺两金的郭奕阳虽然回到河北保定家里,也只能利用跑步机、跑楼梯和练核心力量控制容易飙升的体重。省田径队的冬训成果因疫情打了折扣。为了把耽误的训练“抢”回来,首批复训的十余名短跨跳项目主力队员,不仅周一至周六练满全天,周日上午也不放松。这是以往要求高强度、高密度训练模式的短跨跳项目运动员,几乎从未体验过的“超长待机模式”。
![]() |
![]() |
上午泡在体能中心,下午转战田径场练专项基础体能,作为体能类竞速项目,省田径队短跨组从恢复体能入手,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训练停久了,对要求绝对能力的短跑运动员来说影响非常大。”短跨组主管教练熊裕慧说。而增加训练时间的同时,短跨组还新增中长跑、深蹲、纵跳、引体向上等训练内容,并对每次训练设置量化标准,例如跑3000米,熊裕慧要求队员每圈都要跑进规定时间。“增加的训练内容也是顺应陕西全运会的赛制改革,尽早夯实基础。”他说。
![]() |
![]() |
![]() |
重回田径场,缓解了队员们焦躁不安的情绪。在熊裕慧看来,在新赛季重启前这段集中训练,除了强化体能外,也是技术上补短板、打磨细节的好机会。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已复训队员体能恢复状况达到预期。
多措助力 备战奥运全运提升硬实力
积极应对困难,坚决贯彻落实“铁人计划”,省田径中心以疫情复训为起点,转变观念,卧薪尝胆,挑战中找机遇,多举措助力备战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
目前,省田径中心共有5人进入国家队备战奥运阵容。“在全力配合国家队,做好重点队员后勤保障,确保奥运会之外,中心也激励年轻队员通过争取奥运会参赛资格和备战,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跻身国内顶尖水平,为全运会上形成更多冲金冲奖点。”省田径中心负责人说。
抓好重点项目的同时,中心在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复训,并通过省队市办、联办,省队校办,吸纳市州、高校的优秀苗子,以及与其他省市联合培养、组队等方式,全面提升湖北田径硬实力,为陕西全运会做准备。
打造硬核战队的前提是制定过硬的制度。为严格落实“三不”、“三补”要求,省田径中心在陕西全运周期,加快干部竞聘上岗工作,明确中层干部职责权利,中心领导及中层干部与全运会成绩和任务挂钩,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积极组织教练员中期考核,考核结果与续聘及绩效挂钩,同时签订全运会目标责任书。对中期考核合格以上且勇于承担任务的教练员,加大保障力度,并适时动态调整联动。此外,对运动员也根据竞赛成绩、体能达标及训练情况确定待遇,不合格的予以淘汰。
文:马明玉
图、视频:省田径中心
编辑:王馥
审稿:门天清、刘璐
审核: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