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打造竞技性人才高地 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大会召开

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大会4月29—30日在湖北京山举行。会议学习传达了2025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推进了“61530X行动”、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和体育支教等重点工作,系统谋划了全省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的路径举措。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骆启义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京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鲁雷致欢迎辞。



会议指出,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坚持以质增效、以点带面、以体育人、以人为本的总体思路,举措务实、成效显著。但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在推动落实、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方和单位,还存在着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力度不够的问题,我省体校建设也面临着高标准招生难、高质量运行难、高水平保障难的“三难”的问题。

会议强调,全省体育部门要深入紧紧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打造竞技性人才高地两大主线,打造湖北青少年体育特色品牌。要推动体校建设走强,在精准建设传统体校、加快建设新型体校、不断发展青训中心、规划建设单项体校上想办法、出实招。推进传统体校做到“七个精准”,即精准项目布局、精准规模设置、精准选材方式、精准引进优秀教练员、精准优化训练管理、精准落实综合性建设、精准提升教学水平,切实加强体校建设;要推动体教融合走深,在深化体教融合上持续用力,主动协调、主动争取、主动融合,把由上至下的政策性部署和由下至上的基层首创成果相结合,形成集成效益和叠加优势。加快落实中小学培训教育,支持建设校园体育俱乐部,推动校际形成相对稳定的赛事体系和衔接有序的体育业余训练班;要推动体育支教走远,坚持“尽体育之责,强体育之教”,做到“四个支教”,即规划支教,系统做好规划落实的各项工作,加强绩效评估和支教督导,形成长效机制。投入支教,加大体育支教的必要投入,为体育支教提供更加稳定的经费保障。质量支教,抓好组织发动、系统组织、质量监管。合力支教,着力打造省体育局、市州人民政府、体育部门、辖区高校通力合作的局面;要推动赛事活动走“高”,做到“五个不动摇”,即坚持体育专业属性不动摇,坚持县赛广泛参与、市州注重选拔、省赛突出精英不动摇,坚持构建“省运会、省青少年体育运动会、省社会俱乐部运动会、省阳光体育大会和年度比赛”五位一体的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不动摇,坚持以赛代选、以赛促选的办赛理念不动摇,坚持充分利用赛事成果不动摇,切实做到赛制优化高标准、赛事组织高水平、办赛结果高质效;要推动赛风赛纪走严。要自觉同赛风赛纪问题作斗争,做到“四个坚决、四个从严”,即坚决贯彻赛事竞赛规程规则等规定,从严打击资格造假。坚决贯彻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执裁要求,从严打击暗箱操作。坚决贯彻国家反兴奋剂工作要求,从严打击兴奋剂问题,坚决贯彻国家运动员等级制度规定,从严打击运动员等级授予乱象等问题;要推动服务基层走实,各项目中心和省属体校坚持深入基层体校,加强对基层体校的调查指导、技术指导和人才帮扶,帮助基层体校有序衔接做好选苗、育苗、强苗的工作。相关处室加强协调和调度,每年发布市级体校《综合情况年度监测报告》。

会议要求,从事青少年体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一批热爱体育事业、扎根基层一线,甘于默默奉献的体育干部和专家教练。希望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咬定目标,坚持坚守,团结奋进,努力开创属于今天更属于明天的青少年体育美好时代。





会上,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周芳发布了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情况,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丁雪峰介绍了教育部门体教融合工作情况,并针对性进行了政策解读。宜昌市体校、应城市人民政府、黄冈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省重竞技中心等4家单位作大会交流发言。会议还特别邀请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蓓,淄博市体育局党组成员、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尹涛,省游跳中心主任尹进波,京山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高宝等专家就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一同到湖北省网球学校(京山)开展了实地调研,分时段召开了全省体育总会建设工作会、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总结会和青少年体育竞赛工作会,会议内容丰富、节奏紧凑,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省体育局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市州体育部门、省属体校、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地负责同志,“61530X 行动”市县体校和所在地体育部门负责同志,受邀专家学者及各市州推荐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