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代表团:为向往体育而来 为点燃激情而来 为走向未来而来——2024年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综述


8月23日,2024年“奔跑吧・少年”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在江西南昌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青少年体育爱好者齐聚南昌,共享这场阳光下的体育盛会。湖北省代表团精心选拔了50名青少年参与大会,在13个体验项目中,湖北省代表团荣获9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9个三等奖,一等奖和获奖总数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竞赛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充分展现了荆楚青少年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全省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增强了湖北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底气、信心。


盛会启航——集结号下的湖北风采

本次大会是全国青少年综合性体育活动的一次盛会,也是巴黎奥运会后的首次全国性体育盛事。大会由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共同主办,每年一届,旨在普及性、综合性、标志性地展示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4支队伍参加,总人数超过2000人,我省组建了以局主要领导担任团长、局分管领导担任副团长、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的71人代表团,包括运动员50人、教练员10人、团部工作人员8人、优秀志愿者代表2人及基层体育教师代表1人。组建了统一高效的组织运行机构,有序参与大会活动。


湖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水兵,副局长骆启义一行看望湖北代表团运动员

水兵同志在京参加巴黎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后,第一时间来到南昌亲切慰问我省青少年运动员、教练员,传递了省体育局党组对青少年儿童的关心关爱,展现了把青少年体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的鲜明导向。青少年运动员们欢欣鼓舞,纷纷表示,一定团结一心、再接再厉,争取良好成绩,展现良好形象。

赛场争锋——荆楚少年的全力以赴

在南昌赛区,湖北省代表团以“三大球”项目为引领,以传统项目为支撑,以新兴项目为突破,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足球项目中,湖北U15五人足球队一骑绝尘。在首日体验项目中,湖北队以7:0战胜澳门队,取得开门红。随后,又以6:0战胜安徽队,一日双赛均获得胜利,小组两连胜后提前出线。在淘汰赛中,湖北队更是以7:2的比分淘汰重庆队晋级半决赛,1:0战胜北京队晋级决赛,5:0战胜决赛对手内蒙古队,以全胜战绩获得第一名。这场胜利不仅展现湖北青少年足球的强劲实力,也反映出湖北足球改革正在成势见效、踏步向前。



初中组五人制男子组足球主教练张啸笑说:赛场上这批孩子来自武汉市第一中学、第十九中学和武汉市旅游学校。在今年夏天高温的集训中,每天下午3点到5点,顶着超过60度体感温度,进行强对抗训练。烈日下普通人站上一分钟,就汗流浃背,孩子们却坚持了下来。他们不仅加强了彼此间的配合,更储备了体能,提升了意志品质。这次全胜夺冠,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湖北青少年足球未来可期!


湖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水兵,副局长骆启义一行慰问足球运动员

篮球项目中,初中组在团体定点投篮的比赛中,开局并不顺利,以小组第三出线。但队员们没有气馁,摆正心态,重新调整。交叉赛中凭借着队友之间默契的传球配合,以及队员们强大内核,顶住压力。力克山东、福建挺进半决赛,最终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湖北篮球初中组团体定点投篮比赛中

在排球项目中,组队训练仅一年的U15排球队,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在四强对阵江苏的比赛中,在决胜局4:9落后的情况下,全队上下没有放弃、绝地反击,最终以15:13逆风翻盘,赢得胜利。虽然最终只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但通过此次比赛的锻炼,队员在经验和信心上,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湖北U15组排球队比赛中,白色球衣为湖北队

除了“三大球”项目外,湖北代表团还在武术、田径、啦啦操等多个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武术项目中,洪晨逸在男子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双人拳术比赛中一人斩获三个一等奖。这份优秀答卷展现了湖北青少年武术“进校园、进课堂”的显著成效和湖北武术套路人才梯队建设的厚积薄发。


小学组男子初级长拳 洪晨逸比赛中


小学组双人拳术  洪晨逸、周慧琳比赛中

在田径项目中,湖北女子短跑组运动员汪瑞琪,以稳定的发挥,在初中组女子100米、女子200米两个项目中,为湖北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在100米、200米决赛中5名运动员有4名队员均来自北京,汪瑞琪以一战四、夹缝突围,个子小小的她不甘示弱,从起跑就体现优势,途中跑衔接顺畅,动作放松,最后第一个冲过终点,将北京4名运动员甩在身后,为湖北代表团赢得了首个一等奖。

在啦啦操项目中,湖北代表队也成功晋级决赛,在街舞、双人花球上获得三等奖。


来自鄂州第一中学的啦啦操获奖选手刘娅说:能代表湖北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展示自己,感到非常开心,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队友的默契配合及平时的刻苦训练,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指导,这次比赛让我增长了见识,收获了信心,也让我更加热爱啦啦操这个项目。


此外,在垒球、轮滑等新兴项目中,我省运动员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突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垒球项目中,湖北组队时间不到一周,高强度高压力情况下,5项挑战赛总成绩225分,获得一等奖。在三场明星对抗赛中,14个省分红蓝队进行对抗,我省教练被指派为红队7省主教练,取得了3天三场对抗赛全胜战绩。


在轮滑项目中,湖北队斩获自由式男子、女子趣味速度过桩比赛两个三等奖。成绩取得实属不易。队员主要来自市州各俱乐部优秀苗子,并作为短道速滑、滑板、冰壶等项目的输送主力军,轮滑项目培养采取“一轮多项”,为我省极限、冬季贡献轮滑力量。


本次大会涌现出一批不惧挑战、敢于担当的湖北体育新星,不仅为湖北代表团增添了光彩,也在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上展现了湖北风采。

精神传承——阳光体育下的全情投入

阳光体育大会的举办不仅推动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会通过展演展示、教育活动、项目体验等三大版块,搭建了展示青少年体育技能的舞台和促进青少年交流互动的平台,向青少年传递了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理念。我省代表团在参与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价值,更加坚定了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决心。同时,大会期间,我省青少年入驻阳光大本营,与其他省份的青少年共同生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和互动游戏,我省青少年不仅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朋友,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了爱国主义参观交流、公益捐赠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阳光体育大会期间,湖北运动员参加爱国主义参观交流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全国阳光体育大会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每一寸热爱运动的土地,点燃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体育热情。此次大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青春活力的展现和身心健康的呼唤。湖北省代表团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全国各界的关注和赞誉。

湖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水兵表示:青少年体育怎样加大投入都不为过。我省将以参加此次大会为契机,继续加大对青少年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继续发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体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大的青少力量。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设体教融合先行区打造后备人才新高地

——从参加阳光体育大会看湖北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湖北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围绕构建更高水平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和更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目标,加快构建推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和运行体系,创新开展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创新实施全面加强体校建设“61530”行动计划,开启了新时代湖北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涌现出一批不惧挑战、敢于担当的湖北体育中坚力量。在刚刚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孙佳俊、王宗源、昌雅妮等4名零零后为湖北夺得了4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续写了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湖北奥运“届届见金”的辉煌,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注入了强大体育力量。同时,一批批青少年小将们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各类体育项目通过体教融合在校园普及推广中发掘体育后备人才,使湖北青少年选材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也在此次全国阳光体育大会上开花结果,为湖北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落实好大办融合。湖北创新开启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200万元支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带动各地配套投入专项资金,新建扩建体育场地165个,新增体育教师、教练员157人,布局试点学校193所,成立学校体育社团2114个,组建校队548支,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1147场,青少年参与规模达到31万人次。此次阳光体育大会湖北获得的9个一等奖中,足球、武术等5个一等奖的10名运动员均来自普通中小学,其中获得足球女子技巧挑战一等奖的朱梓祺来自我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地的东湖高新区,充分体现了我省体教融合良好的实践成果和建设成就。

落实好联办体校。湖北创新实施《全面深化体校建设“61530”行动计划》,每年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支持入选体校建设,助力体校振兴复兴。其中9所体校入选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入选数排位全国第7、中部第1。此次阳光体育大会,我省既在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的多个组别摘得桂冠,也在田径等基础大项上保持优势,同时在垒球、轮滑等新兴项目上取得突破,展现了全面求强、多点开花的良好格局,得益于我省创新实施体校“61530”行动,长年建强壮大体校基本盘、优化项目布局的结果。田径一人获得两个一等奖的汪瑞琪和获得篮球初中团体定点投篮一等奖的4名青少年均有在入选“61530”行动计划市县体校训练经历。

落实好优办赛事。湖北聚焦办活县域赛、办实市州选拔赛、办精省级赛,建立了省市县衔接有序的三级赛事网络体系,发挥省级青少年赛事的龙头带动作用,搭建了畅通有效的选材育苗通道。每年联合教育部门举办各类青少年赛事64场,参赛人数达15000余人。此次阳光体育大会的汪瑞琪、洪晨逸等优秀小运动员都是从中崭露头角,最终走上全国舞台的。

落实好兴办活动。湖北持续打造“奔跑吧·少年”、“体教融合杯”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校开放日”和社会体育俱乐部运动会等品牌赛事活动,带动全省各地65万人次儿童青少年参加,湖北青少年体育的基础更加牢固,底盘更加坚实,底数不断壮大,更多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家长们走近体育、理解体育、参与体育、爱上体育。此次参加全国阳光体育大会的50名青少年运动员,他们脸上流露着发自内心的纯真笑容,展现了对体育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通过参加体育项目体验,将平时的体育兴趣爱好转变成了赛场上为省添彩、实现人生价值的华丽乐章。

落实好常办支教。湖北通过省市联动、统筹城乡、项目配套,推进“千师百校”体育支教行动走深走远。今年从全省9所开设体育学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招募1025名优秀本科生、研究生,深入到16个市州257所基层学校开展体育支教,引导了更多的政策和资源向基层倾斜,以多种方式充实基层学校体育师资,引领更多儿童青少年热爱体育、健康成长,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落实好强办培训。湖北不断加大对体校教练员、体校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的“三员”培训。每年召开全省青少年体育大会,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全省青少年干部队伍素质和水平。组织体校校长和基层教练员培训班,不断更新理论和训练知识、提高业务和执教能力。本次全国阳光体育大会,湖北10名教练员均参加过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班,平时的培训积累、科学的教学方式和高超的执教水平,为荆楚小将闪耀全国保驾护航,湖北的军功章上应该也有他们的一角。

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水兵表示,下一步,省体育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青少年体育工作放到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深化体教融合”这条主线,紧紧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大任务,巩固拓展学校、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走出湖北特色发展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青少年体育。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