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进行时 太极随心起 松滋意悠长(湖北)
太极随心起
松滋意悠长
太极拳?那可太多了。每天早上都见得到,全民健身广场、公园,随便就是大几十号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松滋路边随机向市民询问太极拳协会,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答。
过去的几年,松滋市太极拳运动协会扎根基层,加强组织建设,请进来走出去,将最初仅55人的“小毛毛”发展成骨干成员1180人、覆盖全市17个乡镇的“有为青年”。协会以28支乡镇及社区太极拳队为活动核心,带动全市常年参加太极拳健身人群超过六千人,成为松滋市全民健身运动领域独特的“太极拳现象”。
“一个协会,带动全城体育健身热潮”,该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张金平说,松滋以发展壮大社团协会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基层体育组织规范建设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到如今这样的兴盛局面,很难想象2017年协会初创时的窘迫。
“当时练太极拳的人不多,组织却不少,”当时刚从外地退休回来的李业根说,“有四个不同协会,外加若干小队伍,加在一起才50多人。”
转机发生在2020年。
当年6月,松滋市文体局出面组织太极拳界座谈,把所有组织资源整合于市太极拳运动协会旗下,协会选举了18人的理事会和领导机构,并建起了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是社会团体,没有工资,没有奖金,在资源不足的时候就需要党员的无私奉献。”李业根介绍说。
同年冬天,借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机会,太极拳协会会长李业根带队,深入市下属17个乡镇全面展开太极拳推广和培训,撒下了协会发展壮大的第一批种子。
“那个宣传真是困难。”李业根说,“我们只能依靠乡镇文化站的力量,召集健身积极分子,从站桩和八段锦讲起。先讲半天基础,再接一天半的实际操练,前后两天时间也谈不上多细致,只求先把各地的架子搭建起来。”见证了这个过程的市文旅局体育股股长张京也说:“整整持续了一个月时间,大家都掉了一层皮。”
由于有了遍布城乡的骨干团队,松滋市太极拳运动迅速壮大。骨干会员以28支太极拳队为单位,充分发挥太极拳场地限制小、运动门槛低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运动和普及。“我们的队伍不收取任何费用,每天在固定时间内活动。只要想学随时可以加入,我们会一视同仁地进行指导。”李业根得意地说,“久而久之,市民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好处,自然就加入运动健身的行列中来。”
02切身受益,势如破竹
最积极的太极拳参与人群是中老年人。松滋市太极拳协会与市老年大学合作办了个太极拳班,结果一发不可收,变成了每年一个班,如今已是“种子满天下”。老年人在持续的锻炼中强身健体,许多老毛病不药而愈。
市民可以随时加入并得到免费指导,那会员的利益如何体现?答案是“体现在各种资源的使用优先级上”。原来,协会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颇具水准的技术骨干,而参与培训的机会只面向会员开放。与此同时,他们与最权威的陈家沟太极拳协会建立友好协会关系。利用这些资源每年在松滋市内举办5-8次免费技术培训,会员有优先参加的权利。
在协会的持续努力下,太极拳锻炼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会员数量与日俱增。市文旅局局长刘晓红甚至在一次理发过程中遇到了自发推广太极拳的理发师:“我一说平时爱好健身,他就来了精神,说他是社区太极拳队队员,以前的肩周炎都好了,要拉着我一起练呢。”
如今的松滋市太极拳协会,有牌子、有人员、有资金、有场地、有活动,拥有国家级及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人,太极拳专业裁判18人,组队代表荆州市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太极拳赛事,赢得诸多荣誉。
政府出台考评办法“以奖代补”,协会重心下沉“激活末梢”。零门槛,零收费,用“看得见”的实惠吸引人,用“高水准”的指导留住人。松滋“太极拳”现象在全市迅速扩散。截至目前,包括太极拳在内的篮球、羽毛球、游泳、自行车、长跑、门球等18个协会,注册会员超过15000人,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多人。
“擦亮体育品牌,打造‘活力松滋’”,松滋市政府副市长马香菊表示,松滋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赛事活动,持续提升社团能力,弘扬健身文化,奋力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