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进行时 山水好玩伴 湖北宜昌赛道新

山水好玩伴 宜昌赛道新

高峡方回首,豁然开楚江。

高温天气下,依山傍水的宜昌,市民尽情地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登山、龙舟、漂流、越野、骑行……爱玩会玩的宜昌人玩出了新意,玩出了首批“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更玩出了省内数一数二的“体旅融合”新典范。


赛区景区,难分彼此

6月22日的宜昌朝天吼漂流景区,人头攒动,兴奋的喊声和笑声此起彼伏。

落差148米的河道上,五颜六色的橡皮艇从高山峡谷间鱼贯而下,来自全国的1100余支参赛队共2172名运动员和漂流爱好者挥桨逐浪,在惊险刺激的急流险滩中角逐“中国宜昌自然水域漂流大赛”的桂冠。通过在国家4A级景区举办大赛、以体促游、体旅融合,在这里已经是第11届了。


“朝天吼的招牌就是漂流,‘漂流跟我走,爽就朝天吼’早就名扬四海。”景区副总经理罗建军自豪地说,“夏天是漂流的黄金季节,周末每天的游客接待量都在六七千人上下,最高峰时一两万人也不在话下。每年的漂流人数超过30万,直接收入达六七千万元。”


地处兴山县高岚大峡谷景区内的朝天吼景区,因山峰如猎犬仰天长啸而得名,2010年投资改造河道形成漂流景区以来,这里已成省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漂流品牌,漂流大赛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宜昌市也获评“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都”。


在宜昌,“赛事进景区”不只朝天吼一个成功案例。

2024屈原故里传统龙舟赛和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前后脚在三峡大坝前的屈原故里秭归落地;九畹溪漂流不仅被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确定为中国漂流训练基地,还是国家漂流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凭借三峡景区的独特风貌,夷陵各类山地、越野赛事不断,新兴的溪降运动更是与三峡奇潭景区完美融合;而在南方地区罕见的高山天然滑雪场,在五峰、兴山和秭归一个个拔地而起,去年12月开启的首届大众冰雪季中,宜昌市在3个月内接待游客53.55万人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5237.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34.91%和204.01%……


如今,“赛事进景区”已成宜昌市民耳熟能详的实践,这里的体育和旅游、赛区和景区早已亲密无间,难分彼此。

真心贴心,共创未来

全民健身热潮的背后,是宜昌市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为解决经费问题,宜昌市出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经费补贴办法》,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和力量办赛,2023年为32项赛事拨付81万元奖金。受此政策激励,全市每年举办的市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已超过120项。


为解决市民健身需求,市体育局从2020年起颁布实施《关于购买宜昌奥体中心公共体育服务的综合考评办法》,累计筹措2500万元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中心所属一馆两馆一中心。市体育馆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公共体育馆免低开放检查评比三甲。


为开发健身新思路,宜昌市借举办2023-2024大众滑雪季发放冰雪温泉消费券1500万元,辐射、带动、深耕周边产业生活链;同时增加投入,在城市中心完成50公里滨江公园休闲健身地带建设、在公交站、口袋公园等金边银角配建健身设施、实现社区(村)健身设施全覆盖。


撒一粒种子收获一片金秋。据统计,2023年宜昌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101.65亿元,人均2593.24元;体育产业总规模263.21亿元,增加值84.88亿元,占全市同期GDP的1.69%。而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也推动着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赵云蕾、汪周雨、孙佳俊、田涛等一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接连涌现,宜昌运动员连续五届奥运会为国出征,累计获得5金1银2铜,宜昌市体校也被授予“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站在美妙的山水之间,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伟营表示,将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构建新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