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系列报道】湖北省严蓉:好苗子生长在广袤天地间

“做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是我们体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看着自己的

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个人)奖状,

严蓉有些感慨。


严蓉曾是一名赛艇运动员,现担任湖北省体育局洪山体育中心少儿体校校长,从事体育工作以来,她始终以体育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鞭策着自己一路前行。任校长以来,严蓉曾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表彰和2021年度湖北省政府嘉奖,多次荣获省体育局先进工作者称号。面对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个人),她表示,个人的荣誉与集体的支持不可分割,正是洪山体育中心举全中心之力为体育后备人才做保障,才能让体校体育人才梯队提档扩容、新苗储备大幅提升。


洪山体育中心少儿体校成立于2006年,曾培养输送了王宗源、刘蕙瑕、彭旭玮、昌雅妮、李茵晖、袁培琳、朱佳名等一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其下属的湖北省跳水学校在2005-2008年、2009-2012年、2013-2016年连续三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年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去跳水单项评选基地不同,本周期洪山体育中心以多个项目进行基地申报,在总局公布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名单中,再获“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殊荣。“在招生选材方面,以前我们的重点项目就是跳水,为进一步做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我们与地市体校、优质学校、社会俱乐部、社区成立共建合作关系,现在在游泳、羽毛球,甚至篮球项目上,我们培养输送的基数正逐步扩大。”严蓉说。

能够打造一条龙式培养输送渠道,形成选拔机制的良性循环,离不开严蓉带着体校的教练员们全省“到处跑”。


为了弥补各地市县体校“萎缩”的短板,严蓉一面忙着送教练去各地市县学校普及体育技能,一边在宣传打破运动员出路壁垒上做文章,让教练员、家长都能放心将孩子送到洪山中心来,继续体育项目专业训练。从与红安县体教融合示范区的两所学校、两家俱乐部签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议,到随州炎羽俱乐部因“口碑效应”主动找上门谈合作,少儿体校的合作阵地正在壮大。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当了解到炎羽俱乐部输送的一对羽毛球姐妹花家庭有困难,严蓉立即为这对姐妹申请了保障经费,能让她们安心训练,从而走得更高更远。在严蓉的引导下,洪山中心少儿体校目前针对优秀学员采取精准帮扶,每月免费接受培训的学员人数在30人左右。


目前,少儿体校在训人数约在400人左右,输送的运动员中有8人入选国家队,其中,跳水4人(王宗源、昌雅妮、郑九源、程子龙)、游泳1人(彭旭玮)、花样游泳1人(吴芊萱)、现代五项2人(汤奥斯、陈柏良)。“一行动,就创新。一具体,就落实。一困惑,就出门。”这句话成为严蓉的座右铭,“按照这三个规律办事,没有做不好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