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体育工作会议反响 咸宁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月15日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采访了部分会议代表,他们对会议内容直抒己见,反响强烈。听听咸宁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孙金波怎么说?
成绩突出 亮点纷呈
2023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是建设湖北体育强省新征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深远。会议总结了去年的体育工作情况,成绩突出,亮点纷呈;分析了今后体育工作的发展环境,难中有机,前景光明;提出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这次会议,必将进一步激发全省体育系统干部职工的斗志,必将进一步激发各方体育资源的活力,推进“九抓九强”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体育贡献。
2022年咸宁体育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凸显成效:
一是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咸宁体育中心升级改造、门球基地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及县市区“一场两馆”等多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全面启动。特别是天然独特的九宫山滑雪场,华中最大室内滑雪场--际华园室内滑雪场,也在不断完善和建设中。据统计,2022年我市直接投入到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费超过3个亿。
二是体育品牌不断擦亮。第六届省老体协七次会议暨2022年全省老体协工作会议在咸宁召开,老年人体育工作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在全省推广。2019年我市创建的“健身赶集会”,给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深受喜爱。省体育局今年将“健身赶集会”在全省推广。
三是体育行业职能不断突显。积极发挥体育协会和行业党委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在32家体育协会的全覆盖;全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慈善活动近50场。
四是竞技参赛模式不断创新。结合咸宁实际,调整省运会传统组队参赛阵容,以社会力量组队参赛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我市竞技体育水平。在已参加的57个项目的比赛中,已获得19金22银42铜,参加人数和竞赛成绩与前五届省运会相比,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五是体育彩票销量不断增长。全年3.99亿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34.88%,增幅度排名全省第三。
六是体育管理人才不断优化。2022年我中心抢抓咸宁市“招硕引博”“引才专列”的人才引进机遇,分两批次招录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6人,其中硕士学历3人、本科学历3人。首批选派1名新进年轻干部赴市委政研室跟班学习,为咸宁体育管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新一年的体育八项重点工作
2023年,咸宁体育将结合此次会议的总体工作要求,具体从以下八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出台《咸宁市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咸宁市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奖励办法》、《咸宁市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完善15分钟公共文体服务圈。争取在2023年底达到人均运动场地面积2.5平方米。
二是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积极组织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等社会组织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老年人体育赛事活动。包含“普及全民健身,缔造幸福生活”系列赛、“福寿康宁”老年人系列赛、“高质量发展”俱乐部联赛等。
三是推进体育项目建设。建成咸宁市门球基地项目、完成咸宁市体育中心升级改造工程、省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配合高新区建设全民健身中心、际华园室内滑雪场项目建设工作。督促并支持县市区按“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标准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四是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体教融合”的模式推进体校建设。争取政策支持,力争在体校机构报批、教练员编制、办校选址和办校经费等工作上有重大突破。加大与省运动队和市直相关学校共商,选好一批运动项目进行布局,其中重点项目有跆拳道、棋类,特色项目设攀岩,并争取攀岩项目“省队市办”。
五是积极申办重大赛事活动。结合咸宁本地特色,积极申办全国老年人门球交流赛、全国中学生跆拳道比赛、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赛区)。拟举办咸宁温泉国际马拉松赛。
六是做优做强体育产业特色项目。持续推广冰雪运动,承办湖北省第四届冰雪大会,做好际华园室内滑雪场、九宫山滑雪场开放和经营扶持工作。加强体育产业名录库建设和统计工作,将功能性饮料产值(约200亿元)纳入体育产业增长值。体育彩票力争完成4个亿销售目标。
七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安全意识。持续开展“遍访企业解难题”、“百名干部结百企”活动。落实市级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冬季滑雪场所、夏季游泳场所安全生产检查。加大对城区体育运动经营主体日常巡查工作。
八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根据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体育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吃透政策内容,把握政策方向、狠抓政策细节,培养专业精神,提高专业技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