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冠军们相约回家 笑说间多少尘封往事一幕一幕


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李小双、李大双、杨威、肖海亮、赵菁、张雨涵相约,在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回到湖北省体育局崇仁体育培训中心,李小双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太熟悉了,少儿时的记忆终身难忘,这里还真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家。”冠军们在操场、体操馆、游泳馆和运动员宿舍观看了小队员们的训练、学习和生活。在指导小队员之余,他们彼此间笑谈当年,不经意中曝光出好多从没披露过的新鲜事。


操场上一幕

下午4时,冠军们相聚在崇仁中心大院,打量着体操馆、游泳馆、运动员宿舍楼······

“当年,我们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在这里集合,大队长训话后,围着院子跑步。” 肖海亮说。上世纪80、90年代,这里是省第三体工大队,驻扎有体操、游泳、跳水、蹼泳、现代五项、击剑、网球等项目的省队。



“近200人在这里集合出早操,这个大院和武汉体育馆是相通的,跑一大圈是800米,跑一小圈是400米。” 李大双说。

“那时,大院里树木成林、鸟语花香,公园似的。”李小双说。

“跑步时,总有队员躲在树丛中偷懒,等别人跑了几圈后再闪出来跟跑。”李大双说。

湖北体育杂志记者问肖海亮偷懒没?肖海亮说:“我哪敢?吓都吓坏了。特别是冬天,天亮的晚,路灯昏暗,路边树丛黑森森的,吓得我拼命快跑。敢躲进去的,都是那些人高马大的队员。”

95后的张雨涵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她的父母是省蹼泳队运动员。李小双说:“我可是和你父母一起出过早操跑过步的,也看过他们的训练。”

体操馆一幕


体操馆是李小双、李大双、杨威流血流汗最多的地方。这三人同来自仙桃,不过,大小双兄弟是1983年来湖北队,杨威1990年来湖北队时,大小双兄弟已去国家队。


李大双说:“这里是我们的成长之地,镌刻了好多荣耀、伤心的记忆。”


别看李小双是两届奥运的二枚金牌得主,李大双只是世锦赛冠军、奥运银牌得主,但当年在这里时,训练水平和全国比赛成绩,李大双比李小双高出一头,是主教练刘长胜的最爱。体操训练上新的高难度动作时危险性不小,大双总是呵护着小双,自己先去尝试,失败了或受轻伤了独自扛,教练也不再安排小双上,大双动作成功了才告诉弟弟要注意什么要领,小双再上。1988年敢为人先的李大双训练时受重伤,肘、膝、踝关节和小腿粉碎性骨折,进行了二次大手术取碎骨、打钢钉。虽然术后不到二个月就顽强恢复训练,但功力终被小双超越。




湖北体育杂志记者问这兄弟俩,受伤这么重,训练中没心理阴影?

“还真没有,我们从来没怕过、也没什么压力感。因为我们就是单纯的喜欢训练和比赛。”李小双说。

杨威在这里的训练是愉快的回忆多,记忆深的是“冬天里,大门处挂着厚重的帘子,每天推进推出。夏天,馆里有绿豆汤,好喝。”

游泳馆一幕


游泳馆是肖海亮、赵菁和张雨涵度过少年青春之地。

赵菁的业校和省队训练都在这座馆里,她说:“当年和主教练闹情绪时,就有其他的教练和我做思想工作,说你不能这样不好好游,教练会很伤心的,对我的触动很大。”



湖北体育记者问张雨涵,对游泳馆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当年呀,在业校晚上训练时,我总是拎个桶一个人进游泳馆,别人都有家长送来(她家就在离游泳馆相隔仅10米距离的宿舍楼,窗子里能清晰的观看游泳馆内的训练),训练完了后,我出来时,喜欢和家长们聊天,回家晚了就被妈妈训斥,说早就训练完了,明知作业还没做,在外面岔什么?”

问李小双对这个大院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时,他说:“就是这里!游泳馆守门的人,好凶哦。”李小双说,当年他喜欢溜进游泳馆游泳,但常被值班的人训斥和驱赶。不过,他还是有办法进去游(翻窗子),而且自学成材了。他说:“除了蝶泳,我什么泳姿都会了。这个馆还是当年的老样子,一点也没变。”


肖海亮也是在这个馆里的五米跳台上进行的启蒙训练,他说:“当年的弹网房一下雨也变成了水池,我一个后滚翻跌到水中了。我很怀念在游泳馆隔壁的室外十米跳台,蓝天白云间的训练真爽呀,后来去了国家队都是室内训练,真可惜这个室外十米台废弃多年了。”

运动员宿舍一幕


运动员宿舍的每个台阶每层楼每个房间和宿舍周边的每棵树,冠军们都记忆犹新。当年各项目省队的运动员都住在这个五层楼里。三楼西边顶头的大房间现在是学生们的小教室,冠军们观看学生的自习。

杨威说:“我来省队后,就住在这个房间。”

李小双说:“体操队在四楼呀,我住406室,你怎么住到三楼来了?”

杨威说当时四楼没有房间了,就被安排在三楼这间房。

李小双说:“夏天房间热,我们到楼顶阳台上睡觉。只有跳水队的两个房间有空调,让我们好新奇好羡慕呀!1984年周继红拿了奥运冠军后,国家奖励了跳水队二台空调,国家奖励的呀!”

楼梯狭窄的缝隙间,也触发了肖海亮的记忆,他说:“体操队的人,经常在这个缝隙里攀爬上去,比谁的速度快!”

李大双说:“我们跑台阶,比不过其他项目的队员,但这种攀爬,没人能和我们比。”

宿舍楼外的围墙外,就是通往崇仁路小学的小道。李小双指着墙说:“我们不想绕道上学,都从这堵墙上翻进翻出。”

座谈会上一幕


省体育局副局长余平辉、崇仁中心主任樊光正和中心教练、干部职工与六位冠军座谈。冠军们都表示对这个家非常怀念,是铁打的基地流水的冠军,热望这里薪火传承、人才辈出。


余平辉说:“我受局长水兵的委托,欢迎冠军们回家!这里是你们的家,也是湖北体育的发源地、根据地。这里培养出了11位奥运冠军,夺回19枚奥运金牌,还有李娜等11位世界冠军。你们的荣耀和星光照亮了这里,你们的拼搏精神和动人故事,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勇往直前。2008年省队搬迁到奥体中心后,这里就成为了省直少儿训练基地。今年省体育局将加大投入,对这里的训练环境进行大改造,做足水文章,三个废弃的室外游泳池将改建成游泳馆,到时候崇仁中心将拥有四个游泳馆,成为全省最大规模的游泳基地,让奥运金牌基地更好地发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群众健身功效,我们也诚挚地邀请你们常回家看看。”

樊光正聘请六位冠军为中心的形象大使,希望冠军们能常回来跟大家讲讲他们曾经的故事,激励更多的小运动员刻苦训练,也希望他们能为中心的发展多多出谋划策。

各项目的教练员,与冠军们都非常熟悉,他们说,队员们练累了时,他们就常说你们的故事,孩子们很喜欢听,很励志。



冠军们与教练员谈兴难尽,室外已有几十名学生聚集,眼巴巴地等着冠军们出来,求签名、合影、问问题。冠军们得知后,立即到室外与孩子们热情互动。

隆冬的夕阳暧暧的萌动着春意,欢声笑语在崇仁中心大院久久回荡……簇拥着冠军们的孩子中间,谁会成为超越偶像的后来者?多少年后谁又会在这个大院笑谈今天的一幕一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