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公益骑行 助力“地球一小时”
3月25日是今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也是“地球一小时”节能活动日。虽然按照活动规定熄灯一小时,但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漯河举行了公益骑行活动,用低碳骑行的方式,宣传环保理念。
骑行倡导低碳生活
3月25日上午9点,漯河“地球一小时”活动在沙澧河风景区红枫广场正式启动。据主办方介绍,漯河骑行爱好者、青年志愿者等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近200名骑行爱好者和青年志愿者身穿印有节能宣传标语的T恤衫,骑着插有“绿色骑行、低碳节能”字样旗帜的公益自行车。现场的市民精神抖擞、热情高涨,整个红枫广场呈现出一片五彩缤纷的海洋。上午9点20分,随着一声口令,公益骑行队伍正式出发,他们分两纵队,沿着沙澧河两岸既定路线行进。一路上,沿途市民纷纷驻足观看,不时进行拍照。
漯河多处如约熄灯
“‘地球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8点30分,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1小时,以表达改善气候变化的希望。”市公共机构节能办主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李忠新告诉记者。
当晚8点30分,记者先后来到沙澧河风景区和市区部分路段,只见部分路段的景观灯已熄灭、景区的景观灯也在保证游客安全的前提下,关闭了不少。在太行山路沙河桥,记者见到桥上平时亮着的景观灯主灯已熄灭,只剩下小灯供市民出行。“这样一个灯杆上足足有七八个大灯,熄灭以后桥面的光线也比较正常,既节约了资源,又有社会效果。”一位经过的市民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在嵩山路、黄河路看到,机关单位平时外面亮着的楼体灯已经熄灭。在黄河广场、中银广场等处,广场内的部分景观灯也已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