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育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做积极贡献

在省体育局系统创新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局党组书记 彭德胜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体育局系统创新工作动员大会,是经过较长时间谋划、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其目的是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精神,以“改革、调整、创新、提高”工作方针为指导,认真落实和谐中原建设关于体育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切实增强体育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做出积极贡献。本次会议既是一次以创新为主题的工作动员会,也是一次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实践的沟通交流会。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大开体育系统创新之门,大兴体育创新之风,着力研讨创新工作之实,积极推进河南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面,围绕创新话题,根据研究的意见,讲几点认识和要求,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创新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一)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推动力。“创新”可以理解为创造和革新的合称,指一切有创造意义的研究、发现、见解和活动,可分为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等等(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创新”一词虽然出现的较晚,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但其哲学意义和历史意义却影响深远。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依靠创新,人类摆脱了史前的愚昧时代,迈进文明的门槛;依靠创新,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们都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动力,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过程,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是生产力因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创造性活动对生产力发展有很大反作用。回首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历史,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和前进,无不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息息相关。能够制造工具,迈开了人类创新的第一步。此后从懂得渔猎到学会农耕,从掌握制陶、冶铁技术到建筑世界八大奇迹,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立,从私有制的出现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类观念的、技术的、理论的、社会制度的一次次变化和革新,一次次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无不彰显着创新活动对于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巨大作用力。特别是近代社会以来,以蒸汽、电力、原子能、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一次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创新活动和作用表现的尤为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类创新活动,人类的一次次创新活动推动着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二)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国际竞争态势已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权重显著下降,而基于技术实力、创新能力的较量更加激烈。在技术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筹,往往意味着掌握了利益的主导权,在技术上无所作为,亦步亦趋,将很难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举2个例子,1967年韩国现代集团准备在一片稻田上启动造车项目,美国通用的一位高官不屑一顾地说:“如果韩国人能够造成轿车来,我就能用手指头点燃蜡烛”。结果仅仅四年之后,韩国就造出了自己的轿车,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把轿车批量卖到了美国。我们都知道,1997年泰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东南亚,给相关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美元,有些国家甚至陷入社会政治动荡。什么原因造成的,科技部一位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说,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些国家经济模式属于“雁型经济”,缺少核心竞争力,即在资本、市场、技术等方面依赖于发达国家,一旦国际经济稍有波动,这些对外依赖型国家经济就产生了危机。有一份材料显示,目前全世界9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凡是科技走在前列的国家和跨国企业,他们的产品都是生产一代、存储一代、研发一代。看看我们周围使用的电子、电器产品和交通设备,美国的通用、微软、摩托罗拉,德国的大众、西门子,法国的雷诺、阿尔斯通,日本的丰田、索尼,韩国的现代、三星等等,就知道国际竞争的趋向和核心力量是什么,一句话就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与应用。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创新迅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共同选择。国家之间如此,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单位部门之间同样如此。
    (三)乐于创新、勇于创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不乏创新的自觉意识。《论语•宪问》中说:“裨谌草创之”;《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汉书•叙传下》中说:“礼仪是创”。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精辟论述,蕴涵着中华民族先贤重视创新的思想,反映出我们民族创新意识的久远渊源和绵延不绝的传统。从燧人取火的传说到四大发明的贡献,从“两弹一星”的问世到神舟六号飞天的壮举,我们民族创新的脚步,从来都不曾停歇。我们的民族正是因为创新而生生不息,一步步发展壮大。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很重视创新工作,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和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自己去用心思索,发扬自己的创造力。他说“我们的脑子是个加工厂。工厂设备要更新,我们的脑子也要更新”(《毛泽东文集》)。邓小平同志曾向全党发出号召:“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文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强调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我国各项事业持久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作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它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如今,构建学习型机关、建设创新型团队和部门,在全国各地、各行业领域和部门已经蔚然成风。
    (四)创新能力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竞争力。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创新,我们的思维观念、训练方法手段、管理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等都需要创新,创新能力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竞争力。刘鹏同志在今年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要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进行新时期体育工作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加快体育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管理有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实现体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得益于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与国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不断地进行体育体制、机制创新,不断的探索体育发展规律、寻求发展出路、拓展发展空间有关。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之所以能够常胜不衰,无不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地进行训练观念、技术、方法、体制创新的结果。随着现代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心理、信息等技术知识在训练过程中的渗透和应用,竞技体育的水平越来越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创新训练观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回顾、总结我们竞技体育部分传统优势项目近年来成绩为何下滑,甚至跌入低谷,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缺乏发展思路和创新行为。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的健身需求和愿望越来越高涨,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群众体育组织形式,健身项目传播手段,开展更为广泛、层次多样、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活动。国家在“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深化体育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和投资体育产业”。第一次将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分开提出,把体育产业提高到服务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那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增强体育发展后劲,推动体育事业市场化、社会化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
    二、关于我省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体育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我们必须创新。当前体育事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前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为体育事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使全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为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而体育作为社会大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愉悦身心,丰富精神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不同人群间的交流与合作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所包含的参与、进取、平等、公正、秩序等理念,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力提倡的。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农民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深入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生产力、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概括地说奥运争光、全民健身、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是时代所赋予我们体育工作者光荣而又神圣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前不久,全国“两会”召开,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工作部署中指出,要“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强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并在报告最后指出,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大力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对外交往和合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抢抓机遇,没有理由不去搞好我们的工作、开创我们的事业。
    (二)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决定我们必须创新。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使河南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努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体育要走在中西部18个省(市、区)前列,靠的是综合实力,而不是某一方面。虽然竞技体育通过上个周期的表现,暂居领先地位,可是我们的群众体育、体育产业,我们的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法制、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等等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大家不妨与周围兄弟省市比较比较,思考思考自身所处的位置。只有这些关系体育发展本质、发展基础和发展后劲的诸多方面都需要走在前列,才是名副其实的前列。省委在八次党代会和二次全会上提出要构建和谐中原建设,努力实现“两大跨越”、积极推进“两大建设”,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求体育工作在今后五年“取得长足进展”,全省人民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春节前夕,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省政府领导在讲话中提出,要我们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两大跨越”做出积极贡献。作为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工作,要为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做贡献,当在情理之中,要跟上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建设体育强省的目标不能不提。而要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建设体育强省,谈何容易?责任重大啊,同志们!不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提高步伐不行!
    (三)当前我省体育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决定我们必须创新。现在全国各省市都在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创新体育发展模式,打造地方体育特色工程,上规模、上层次,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各方面支持。群众体育方面,这几年我们重点抓了农村体育和全民健身工程,搞出了一些成绩,培育了一批地方体育特色亮点,如郑州的少林武术、焦作的太极拳、豫西的农民篮球赛等,全省兴建了一批工程,如登封少林武术景观工程、济源篮球城、豫西体育走廊等等,可是我们走出去看看兄弟省市,山西有“大运体育走廊”,黑龙江有“冰雪体育长廊”,重庆有“两江四岸体育走廊”,青海有“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新疆有“环天山万里体育长廊”等等,群众体育的投入规模、发展的势头那一个方面都不比我们逊色。江苏、浙江两省的“环太湖体育圈”更是投入大、规模层次高。我们去年建设了47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今年拟建1000个,而江苏省去年新建数量为4975个,今年拟建7000个。竞技体育方面,上一周期我们总体表现很不错,体育成绩有了很大的回升,可是放眼全国,了解一下近几年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发展规模和基础实力,看看黑龙江、福建、江西等省的发展速度,分析一下湖南、四川、天津的队伍实力,就知道我们到底进步了没有,进步了多少。目前,备战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有近50名河南籍运动员在国家队训练,真正有多少位最后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比赛、夺取奖牌,能否完成我们预期的基本目标尚是个未知数。再看体育产业的发展,这几年我们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健身业、服务业等发展较快,单看围绕健康路周围的体育用品商店就明了,开的是一家接连一家,可是走走看看,除了国外的一些知名品牌外,国产的健身器材和服装,奥瑞特、红双喜、好家庭、李宁、安踏、特步等品牌产品那一个是我们河南的呢?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2003年浙江省体育产业总产值为437.81亿元,占全省 GDP近1%,全省共有各级各类体育经营场所6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经营收入超过15亿元,而我们的现状呢?大家认真思考思考。自1985年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到现在,20年过去了,我们没有承办过一次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没有举办过任何一级的体育用品博览会。我省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仅为0.52平方米,比全国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1.03平方米相差几乎一半,(2004年《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分析报告》),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同志们!现实和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创新步伐。缺乏创新、拒绝创新,只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被淘汰。
    (四)对局系统创新工作的感受和评价。关于创新工作,上一周期省体育局采取了不少举措,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就目前工作情况来看,我局各单位领导班子、广大教练员、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是非常好的,工作上有思路、有想法、有干劲,工作值得肯定,但是整体创新意识、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工作创新力度与我们面临的形势、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有较大的差距。虽然有创新的思路,但往往口头上谈的多,落实到实践中的少。工作中就体育谈体育、干体育的多,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发展体育、着眼长远谋体育的少。似乎大家总是在我们这个圈子内周而复始的一个周期一个任务的去面对,被动接受的多,积极主动去开创、走出去学习的少,安于现状有余,激情、活力不足,缺乏学习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中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事业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越来越高涨的健身需求,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全国十一运会的艰巨任务,面对当前体育工作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创新能力,改变常规思维和固有发展模式已是十分的迫切。
    三、关于局系统创新工作的要求
    (一)观念创新。要创新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要改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观念,积极倡导革故鼎新、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我们要从自身观念和思想深处去认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小进则满的思想,掩耳盗铃、坐井观天、滥竽充数的行为,在这个靠技术、能力、知识立足的时代是行不通的,只能是自欺欺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砸的是自己的生存饭碗。创新口头上说说容易,可是一旦付诸行动,却往往饱受争议,充满风险。一个人如果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往往过得安逸舒适,被大家看作是一个老好人,但是如果他突破成规,有所创新,往往会被周围人侧目而视,遭到非议,斥为“标新立异”、“居心不良”。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种传统的文化氛围,使保守者活的很滋润,创新者活的很艰难。用老百姓的大白话说就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为此,要大兴创新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以尊重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为荣,以缺乏创新、拒绝创新、打击创新为耻,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
    要树立创新典范,为敢于创新者叫好。延烽教授就是我们身边创新的典范。作为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国内自行车运动项目专家,前些年我们省体育局聘请他做顾问,主要是想请他给各训练单位在训练中给予指导,九运会后、在距离全国十运会不到2年半时间时,局里组建自行车短项队,请他担任主教练,虽然当时年近六十,但是他不辞辛劳、勇于承担、以一名学者的责任意识勤奋钻研,围绕专项专练,不断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通过指导队员科学合理的训练,在全国十运会上一举夺得4枚金牌,为河南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做出巨大贡献。新周期以来,延教授所带领的自行车短项队坚持不断创新,在年度各级各类比赛中一致处于该项目全国领先水平。他的这种老当益壮、勤于钻研、不断创新的敬业奉献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二)学习创新。要创新,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不行,对体育的性质、地位、作用、特点知之甚少或了解不多,对体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了体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创新只能是盲人骑瞎马,终有夜半临深池那一天。只有理论缺少实践也不行,创新就会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流于空谈。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是认识事物的规律。因此,要创新就必须认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理论,积极组织开展以创新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学习、调研活动。要大兴理论研究学习之风,大力倡导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之实,通过学习提高体育认识水平,通过相互讨论,思想碰撞点燃创新火花,集中集体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出真知,我们学习、研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要使我们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在实践工作基础上努力思考和把握体育发展方向,积极研究群众体育发展规律、努力把握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规律,探索体育产业发展出路,扩展体育发展渠道和产业链条。法兰西帝国统帅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橇动整个地球”。从“士兵”到“将军”这条路该怎么走,即着眼于体育强省的目标,我们如何去创新,我们如何从体育资源大省向体育强省迈进,如何找准 “橇动体育整个工作大局支点”,大家要认真思考思考、谋划谋划,努力在实践中找准我们各项工作的切入点和创新的“支点”。
    (三)体制创新。我们在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遇到困难和阻力,一时解决不了或没有办法的时候,常常讲起客观原因来,说的最多的往往都是管理体制问题。可是在现有的大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是不是真的就无法改变或无法超越了呢?究竟是体制束缚了我们,还是我们自身的思想限制了我们,值得大家探讨。体制一时无法逾越,但可以理顺,体制无法大改,但可以小调。在同样的一种体制下,发展模式和思路不同,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体制是由人制定的,约束了事业发展就得想办法去调整它,创新它。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全靠国家一家办显然是不可能,如何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政府社会公共职能中服务和谐社会的作用,如何走社会化、产业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努力拓展发展空间,谁走在前面,找对了路子,符合了规律,谁就先受益。在这方面,我们起步的晚,探索的远远不够。近年来,我们在竞技体育方面尝试省队市办、省队高校办,在群众体育方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全民健身地方特色品牌,我看就很好,要继续尝试、探索下去。
    (四)机制创新。体制规定了动作,机制就要表现活力。我们要在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机制的创新搞好了产生的作用和效能将是巨大的。许多时候体制不畅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去调整运行机制,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良性互动的监督机制以及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机制的缺失或混乱,就会导致管理不到位,政策贯彻不力,要么制度不完善,要么有了制度不落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特别在用人机制上,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制度十分重要,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然人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我们的事业就谈不上发展和创新。省重竞技中心、省社体中心上一周期,围绕创新,在转变观念,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方面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他们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创新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五)管理创新。要增强体育管理服务意识,推进体育管理方式创新。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财、物、时间、信息,其核心就是人。要取得最佳管理效果,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推进管理方式创新。一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训练单位的管理就是为一线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提供服务,这个观念必须转变。管理的对象是人,就要以人为本,懂得人情味,要学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当下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常常是没人做,不会做,不去做。许多运动队的管理上不去,我看,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是一个主要因素。管理不是态度强硬、下达指令,官本位主义,高高在上、靠指令行事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是要不得的,那样只会使管理对象与自己对立起来。要学会通过服务换取尊重,用亲情获得信任。如何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我想同志们要多琢磨琢磨。二要创新管理方式。要学会借助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积极探索事后管理、动态管理、间接管理等方式,降低管理成本。及时公布有关政策信息,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透明、高效。三要注重实效。要量化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会抓主要环节,解决重要问题。如工作的目标方向、思路方法问题,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统筹兼顾问题,班子团结、责任心和团队精神问题,物质利益分配(奖金、职称、待遇)与精神境界问题等等。总之,管理是门艺术,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绩。创新管理工作一定要注重实际,讲究效益。省体工大队自实行“基地加中心”模式后,在为运动队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创新管理上做了不少文章,值得各单位、各部门学习。
    (六)科技创新。当前,我省的体育科技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体育的整体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高,利用现代科技、医疗、信息等资源应用于训练、群众健身以及工作宣传、人才教育培养和办公等能力和手段还很欠缺。省体科所及各运动队单位多数科研仪器设备老化陈旧,不能完全满足研究需要,体育科技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理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具有权威性的学科带头人严重短缺,科技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还不尽合理,体育课题研究针对性不强,市级以下基层体育科技机构基本没有或工作处于瘫痪状态;我们在办公自动化应用、利用现代媒体扩大宣传、利用现代科教设备进行教学研究以及开展培训等方面,缺乏现代科技应用意识。为此,我们必须增强科技创新和应用意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革和完善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理顺各种关系,提高科技研究和应用水平,调整科技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步伐。竞技体育、业余训练要积极构建“训、科、医”三结合平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训练科技含量。积极推动科研、医疗管理模式创新,统筹谋划、整合、配置科研、医疗资源,围绕训练效果,制定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方案,真正发挥科研、医疗对训练的促进作用。群众体育工作要加大国民体质的科技监测和调研,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增强大众的科学健身意识,提高大众健身的质量。人事、宣传、教育、经济管理等其他各项工作要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总局现在在办公方面已实行了电子政务,下一步我们也要在全局系统推行电子政务工作。
    (七)要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在拥有了创新型人才之后,才可能把创新从理念变为实践。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缺到什么程度,我说,缺到火烧眉毛。拔尖的运动员、高水平的教练员和既懂市场又懂专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样样我们都缺。因此,要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立足于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要求,以能力素质建设为核心,提高广大干部教职员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现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要借助今年省委号召的深入开展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整顿队伍作风,加强全局系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切实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要积极调整人才激励政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干部考核、任用指标体系。要把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切实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干部进行科学综合评定,使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不干一个样的思想和行为难以滋生、存在。要大胆任用、提拔敢于创新、能够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德才兼备的干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着眼于体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重视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任用。建议人事部门下一步认真考虑评聘分离、职务与职称分离的实施问题。积极为人才流动提供配套服务,逐步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机制和环境。
    以上是我对创新工作的几点认识和看法,有许多值得探讨、思考的地方,建议局属各部门各单位就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和如何建设创新型单位和部门等问题多讨论讨论,开辟创新专栏,把各单位讨论的意见和问题反映出来,集思广益,提出有效的创新举措,努力把我们的各项工作搞上去。
    最后,我想给大家讲两个启示性的例子。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离开大海后的环境令它们无法适应。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渔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如果运送到港岸时鱼还存活着,卖价要比死鱼价格高出许多倍。因此,渔民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让鱼活着返港,可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只能让很少的一部分沙丁鱼活着到港口。后来有个渔民想出一个办法,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鱼槽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以来,沙丁鱼一条条活蹦乱跳的运回了港口。这就是常说的“鲶鱼效应”。沙丁鱼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下获得了鲜活生命,而在安静的环境中因缺少竞争对手而走向死亡。第二例子想说的是有关气象变化现象的“蝴蝶效应”,说“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即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讲述这两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不能安于一个相对安稳的、一成不变的现状,要有居安思危、处危求变的心态,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会给一个单位或组织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缺少敢于搅局的“鲶鱼”和“蝴蝶”,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无创新之才就等于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我们召开了这次全局系统创新工作动员会,希望我们各单位、各部门切实行动起来,积极开展创新研讨活动,弘扬创新之风,营造创新氛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新的一年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创新之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构建创新型单位和部门、建设创新型河南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