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体育工作会议丨经验交流②:赣州市南康区在传承中坚持 在坚持中创新
2月27日,2024 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2023年江西体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会上,南昌市体育局、赣州市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瑞昌市体育局、省田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新余市新钢一小、玉山县人民政府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本期将分享赣州市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的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立足资源共享,推进群众体育提质“三大”行动。一是推进乡镇体育资源优化行动。持续拓宽全民健身“幸福半径”,以圩镇健身运动场建设作为乡镇体育设施优化提质的主抓手,一批运动场馆见缝插针地“嵌入”市民生活圈,圩镇曾经的“边角余料”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乡镇建设品质和全民健身便捷性得到“双提升”,有效减小城乡体育场所的差距。2023年,龙岭镇、唐江镇等5个乡镇健身运动场落成投入使用。二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下沉行动。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进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五进”活动,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2023年,全区24个单项体育协会开展健身服务70余次,举办健身活动500余场,覆盖健走、瑜伽等32个项目。三是推进健身赛事活动扩面增量行动。连续两年举办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全国顶尖滑翔伞选手齐聚南康竞逐蓝天,南康滑翔已成为群众体育赛事“新品牌”;首届南康“村BA”盛况空前,159支农民篮球队、1700余名运动员演绎400余场精彩比赛,线上线下观众达100万人次,江西卫视《社会传真》等栏目先后3次作了深度报道;持续拓展南康乒乓“一县一品”成果,南康每20位人中就有1人经常打乒乓球,遍布全区的乒乓球桌和随处可见打乒乓球的群众,已成为南康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立足特色引领,实施体教融合发展“三大”工程。一是实施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坚持奖补与结对帮扶相结合,设立了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奖补资金,推行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每月流动现场推进会,形成了“一校一品”发展新格局。2023年,新增体育特色示范校13所。二是实施校园足球改革工程。立足政府引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推行了“小学阶段抓校园普及、初高中阶段遴选足球特长生集中就读集中训练做优梯队、扶社会青训做强队伍”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健全了校园足球绩效考核机制,南康区青少年足球快速崛起。2023年,南康区青少年足球改革做法获《中国改革报》推介,9所学校推荐参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三是实施校内体育活动优化工程。紧扣人人有可参与的体育项目目标,推行了区级和校级体育节活动,推动了射击、啦啦操、排舞、拳击、跆拳道、举重等项目进校园,学生可参与的体育项目更加丰富。
三、立足共建共育,搭建竞技体育提升“三大”平台。一是搭建“区队”集中培养平台。坚持每年暑期遴选全区同阶段优秀体育苗子组建区队,并结合体育项目设立“区队校建”基地校,集中优秀教练开展全过程专业训练。目前,全区已设立篮球、足球等15个项目基地校。二是搭建社会体育组织入校指导平台。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分区域分校遴选有资质的社会体育组织(机构)到校开展专业体育训练,形成了“区队俱乐部建”发展模式,建强体育项目U系列梯队。目前,第一小学等22所学校与有资质的社会体育组织共建。三是搭建教练员提升平台。强化与体育类高校的结对共建,2023年邀请赣南师大等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到校对教练员授课培训7次,组织教练员到外地学习300余人次。
四、立足本地优势,创新体育产业发展“三种”模式。一是创新“体育+低空旅游”。依托独特山地资源,成功打造布谷寨体育公园暨国家航空飞行营地,以全国滑翔伞赛事激发群众热情,引来周边县市群众涌进营地网红打卡,开启了南康区低空旅游新热潮。今年春节期间,飞行营地天天人满为患,接待游客12.5万人次。二是创新“体育+夜市经济”。积极引导体育协会、体育类商家、健身会所等开展“体育夜市节”活动,举办足球、篮球、慢跑等群众乐意参加的体育赛事、体育商品和体彩销售活动,激活体育消费热情。2023年,南康区体育彩票销售额首次突破2亿大关,达到2.37亿元。三是创新“体育+家具产业推广”。积极争取重大体育赛事冠名南康家具,鼓励南康家具企业赞助重大体育赛事,利用体育赛事扩大南康家具影响力。如:经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批准,2024-2026年度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正式冠名为“南康家具杯”。(图片来源:赣州市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