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西网球公开赛火热的背后


▲女单决赛现场座无虚席。摄影 |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征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征)经过7天鏖战,2023江西网球公开赛于10月22日落下帷幕。老将与新秀争锋,失落与惊喜并存,实至名归与大热爆冷交织,南昌国体中心网球场,又一次记录了国际网坛难忘的“江西时光”。

球员实力历届最强

22日的江网女单决赛座无虚席,看台最后面的过道还站着不少观众。

经过两次抢七大战,捷克选手西尼亚科娃上演逆转好戏战胜同胞布兹科娃摘得桂冠,完美诠释了竞技体育顽强拼搏的精神。双方对战耗时3小时33分,也创造了2023赛季WTA巡回赛决赛耗时最长纪录。“不管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坎坷,现在我很开心,现场球迷的欢呼给了我不少动力。”曾夺得东京奥运会网球项目女双冠军的西尼亚科娃在江网赛后发布会上难掩激动。与冠军失之交臂,亚军布兹科娃掩面而泣,但在颁奖台上仍然说道,“这就是网球运动的魅力所在”。

本届江网是今年女子国际网球赛事中国赛季的最后一站巡回赛,单打正赛入选的球员大多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内,来自中国、捷克、波兰、美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球员实力属历届最强。比赛中,也不乏江西本土球员。南昌16岁女孩王雨涵获外卡参赛,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WTA职业女子网球成人赛。10月17日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顽强比拼,王雨涵负于西尼亚科娃但仍开朗自信:“通过这场比赛我得到很大的提升,看到了自己的弱点,需要回去调整,我以后的路还很长。”

参加女双比赛的江西球员郑妩双表示:“能够参加家门口的赛事非常荣幸,新赛季即将到来,希望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重返明年江网舞台。”

赛事运用亚运科技

江西网球公开赛是江西省政府自2014年起作为重点体育赛事引进的高端国际网球赛事,也是中国六大女子网球协会(WTA)国际巡回赛之一。受疫情影响,2020年至2022年江网按下了暂停键。时隔三年,江网回归,南昌国体中心网球场重现久违的热闹非凡。很多球迷为了近距离观看比赛远道而来。“我们都已经期待很久了。”为了能在现场感受网球比赛,张鑫民特意和朋友从合肥赶来,定了两天一晚的江网观赛行程。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喜欢看网球,三年后江网再次开赛,他第一时间就抢到了门票。


▲西尼亚科娃在比赛中。摄影 |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征

上网截击,极限救球……江网赛事精彩纷呈。河南网友“果果陈”则是通过网络直播收看了多场比赛。他坦言:“终于找到一个真正让我激动的体育赛事。”

赛事组委会也是施展浑身解数,积极拥抱新科技,提升赛事“印象分”。引入“鹰眼”即时回放系统和杭州亚运会“机器狗”,现代技术与体育运动的结合,成为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观众直呼:“科技感也太强了!”为了进一步服务好球员和观众,组委会开发上线了2023江西网球公开赛赛事助手。小程序分为中英两个版本,球员可以通过小程序轻松查找到选手交通、食宿信息;观众也能够利用赛事助手查询赛事日程安排、比赛场地、参赛选手信息,随时了解比赛结果、查看比赛的实时得分、比赛进程等。

打造江西体育名片

今年的江网,观众年龄层与往届有很大不同。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观众席上,其中不乏和家长一起观赛的青少年。“我特别喜欢西尼亚科娃,单打决赛就是一个追寻运动梦想的励志故事!”17岁省网球队队员金晨向记者兴奋地展示了冠军给他的签名。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付锋欣喜地说:“经过多年精心打造的江网,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健身人群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全省网球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我省注册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从十年前的不到200人到今天的2147人,参赛人数也从寥寥数名球员发展到近千人。


▲西尼亚科娃亲吻冠军奖杯。摄影 |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征

走过十年,江网已塑造成江西体育金色名片,赛事的蓬勃开展不仅聚集了足够的人气,更提升了江西的国际影响力。江网赛事总监Eva Slaninkova告诉记者:“在南昌的这些日子,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老城区的建筑交相辉映,我喜欢沿着赣江的步道跑步。南昌这个城市白天和夜晚是两幅不同的美丽画卷,但都让我赞叹。”

因比赛而结缘,因热爱而奔赴。江西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江网的持续举办对推动我省地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同时对传播江西文化、推广普及网球运动、促进全民健身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