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民健身活动迎发展春天 打造“惠民健民亲民乐民”品牌

福建针对全民健身运动下了大功夫。就在近期,省委、省政府把全民健身活动首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这在全国也成为“首创”。福建体育部门已释放出信息:2014年全民健身运动会将有更大手笔。令人颇为振奋的是,福建敞开心胸办体育,把全民健身当作惠民、健民、亲民、乐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全民健身活动的春天来了。

没有围墙的运动会

福建举办全省性、大规模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是在2013年开始“试水”。不曾料到,这一炮就打响。

福建2013年全民健身运动会以“一起动起来,全民健身与城运会同行”为主题,历时5个月,全省共举办1210多项次的比赛,直接参与人数达550多万人次。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省直机一些县市还举办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项目,如抢收粮食赛跑、挑重比赛、推轮胎赛跑等。

福建省体育局局长徐正国告诉记者,在谋划该运动会之初,福建省就将运动会设计为百姓身边的服务项目,打造百姓家门口的运动会。正是通过把运动会设计成一个凝聚力量的平台,不设门槛,欢迎一切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个人积极参与,“没有围墙的运动会”也应运而生。

清晰定位只为惠民

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次把全民健身活动纳入,明确2014年将进一步开展“一起动起来”全民健身运动会,推广40个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组织活动场次不少于3000场,平均每场活动参与人数不少于500人。

此举令福建体育业界振奋。

很显然,2014年福建全民健身活动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格局。

加大政府财政、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在省、市、县、乡的覆盖面和实施效果,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这一棋局已早早布下。那么,如何走好“一起动起来”全民健身运动会这关键性的一步棋?

福建省体育局手中的筹码,便是持续打造“没有围墙的运动会”。

徐正国介绍,延续2013年全民健身运动会的设计理念,计划于3月至10月举办的2014年全民健身运动会仍采取全省同一主题、同一时间、同一标识、分散举办的方法进行,各分赛区前三名参加省级比赛。

而今年的运动会定位更加清晰,那就是惠民、鼓励全民参与,让广大民众真正成为体育的主角、分享体育的乐趣。

也就是说,今年的运动会,参与人群面将更广,没有门槛:以县(市、区)组织为主,向街道社区、乡镇村延伸;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其他不同人群则参加相关省直机关、系统人群体协、行业体协组织的活动。

项目普及的面也更广:9个设区市级活动不少于15项,各县(市区)的活动不少于10项,每个乡镇不少于5项。每个县(市区)至少选6个项目派代表队参加省级比赛。

敞开心胸敞开大门办体育

随着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各类需求快速增长,全民健身生活化、社会化、自觉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发展全民健身这一项惠民、利民、健民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机遇,更是挑战。

此前《人民日报》有观点文章指出,“继续关起门来封闭办体育注定没有出路,而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推进体育工作开展,敞开心胸敞开大门办体育方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群众体育不应也不能由政府包办,这样的思路已成为各界共识,也是体育部门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所在”。

福建体育业界人士坦言,虽然福建全民健身活动仅在发展初期,但福建正是坚持“敞开心胸敞开大门办体育,积极树立跳出体育看体育”这一理念。

以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意见为动力、标准、尺度,把体育办成亲民、健民、乐民、利民的事业。福建省体育局正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创新,由直接管理向注重引导、注重激发各方面作用转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全民健身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中。

“2014年福建将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打造品牌活动,集中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各项群众性体育赛事。”徐正国如是说,通过全民健身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形成体育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文化理念,让广大群众通过全民健身切实体会到体育对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基础作用,使体育成为人民群众强身健体、愉悦精神、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