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借亚运东风 激活城市发展新动力

  3月底,位于宁波象山的中国·浙江海洋运动中心(亚帆中心)和半边山亚运沙滩排球基地将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两个项目建设在全省亚运场馆建设进度中位列前茅。
  据象山县亚筹办相关人员介绍,随着场馆建设的完成,今年将全力组织好全运会帆船和相关测试赛,提前演练各项工作流程,完善赛事组织,优化赛事保障,全面检验、提升办赛能力。目前,象山交通路网、无障碍设施、国际化标识等基础设施已改造提升。正逐步完善城市功能,谋划动建一批亚运主题公园和亚运观赛空间,植入亚运、体育、健康元素,不断提升亚运城市体验度。“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建设,通过细节提升带动城市人居环境提升,扎实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未来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同时,借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举办契机,着力谋划符合象山海洋气质的关联产业、品牌赛事,以帆船、游艇、海钓、海岛旅游、滨海文化为主导,引入一批体旅融合招商项目,推动办赛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为“后亚运时代”海洋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尤其是围绕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场馆落成等重大标志性节点活动,深入开展‘迎亚运’群众性体育赛事和亚运‘四进’主题活动,激发全县人民办赛热情,营造全民共享、全民配合、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象山也将借举办亚运会的契机,进一步推介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禀赋,充分展现象山海洋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和独特魅力,讲好亚运故事和象山历史人文故事,留下具有象山辨识度的“亚运记忆”也成为所有象山人的共识和愿望。据了解,象山将充分发挥亚运场馆作用,用好滨海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级水上项目、赛事、展会、体育论坛等落户象山,发展赛事、会展经济。
  此外,象山还将以亚运和体育运动元素,助力打造消费型城市,完善功能设施、丰富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月光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一批新业态。导入海洋运动产业,推动体育组织和非体育相关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引导针织、船舶制造等产业向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等产业配套方向转型,为各行各业切入体育运动产业创造新的机会。
  象山县亚筹办相关人员表示,接下来,也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亚运城市行动、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格化管理、志愿者助力,鼓励引导市民志愿参与城市管理、社区服务、赛事服务,让每一位市民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和代言人,切实提升亚运筹办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也希望,以亚运会为契机,普及运动健康知识,提高运动健康意识,将亚运精神与‘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充分结合,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到各类体育运动,改变运动健康理念,形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