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里开出体育“富”民新葩

  日前,花园第十届体育运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田径场举行,73个代表团的3200多名运动员将进行44个项目的比赛。看着这样规模的运动会,你能相信这只是一个“村运会”。
  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庄,被誉为“浙江第一村”的花园村在改革开放后依靠工业强村率先富起来,如今常住人口超过6.5万,外来人口5万多,红木生意更是成了富民产业。2019年,花园村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5万元,是金华市首个且唯一的税收超3亿元村。
  19个小区都有灯光球场
  花园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花园村曾经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村,经过两次行政区域划分调整以及近四十年创业奋斗,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十大名村之一。
  富裕起来的花园村,早已意识到,农村需要借助文化和体育活动,实现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提升。花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邵钦祥认为:物质文明上去了,必须要抓好精神文明,让精神文明成为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早在2000年初,花园村就开始着手以体育文化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利用体育锻炼提升村民身体素质,利用体育活动丰富村民业余活动,利用体育文化创造花园村精神文化。
  花园村19个小区都建有灯光篮球场以及健身器材等,村里还有博物馆、游泳馆,以及即将兴建的小型足球场。花园职工活动中心内,铺设了专业地胶,跑步机、立式和卧式健身车以及针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力量训练器械等健身器材,乒乓球桌、台球桌、动感单车室等一应俱全,老百姓可以就近开展体育健身运动。
  不仅硬件设施让人羡慕,花园村的健身活动同样如火如荼。2004年10月第一次并村以来,村两委每年都把体育文化建设列入村里大事之一,村民运动会一办就是十届,从最初800多人到如今3000人;篮球队、足球队、气排球队、跑团、排舞队等都能在这里找到“娘家”,每支队伍每年还有100万元经费,所有的体育设施和活动中心均免费向全村开放。真正把活动举办到群众身边,让群众享受健身之益。
  2015年10月13日,《浙江日报》刊发一则题为《体育设施改善 健身热潮涌动》的图片新闻,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阅后作出重要批示:“各体育设施都要充分利用,东阳的经验要推广,应该列入全省体育考核。”
  在花园村,全民健身热潮已经形成了项目组团化、人员规模化、健身常态化趋势,体育已成为“两美”花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打球还能追星
  三十多支球队组成迷你CBA
  南马镇初级中学的体育老师李义涛的微信里,有个群整天不停地往外蹦消息,“全是各种约打篮球的信息。”两年前,李义涛拉了这个篮球群,现在已经有了200多人,覆盖村里30多支球队。说起花园村篮球的特点,李义涛指指自己,“我这个来自黑龙江的新花园村人就是代表啊。”
  不仅当地村民天天约球,就连附近乡镇的,如大联、防军、千祥、横店镇的球友都赶来花园村打球。因为离横店剧组很近,很多明星也都会来这打球。很多村民手机里随便翻翻,都能找出和明星打球时的合影:林更新、韩栋、释小龙都来这打过球。
  得益于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花园村汇集了天南地北的人,常住人口超过6.5万,其中外来人口5万多,而篮球让他们走得更近了。有些人原来在老家就喜欢打篮球,到了这里简直如鱼得水;有的原本其实并不打篮球,但因为打篮球成了同乡会的一项重要活动,以球会友。在这里,打好篮球然后谈生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