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体育更受重视、家长更懂体育,让运动给孩子带去更多正能量

  9月8日,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首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杰出校长公布,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把体育充分融入整体教学发展中,通过体育来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近年来,体育教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无论是选拔、培训,还是授课、生活,体育老师们正迎来一场悄无声息的改革。
  体育教师队伍逐渐庞大
  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增高
  “每天一节体育课是学校坚持的理念,课程的增加会给体育老师们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我们的师资队伍正不断扩大,教师的选拔标准也在努力提升。”杭州市闻涛小学的孙志星已经授课体育20余年,在他看来,最近几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对体育的重视都在逐步提升,体育课不再出现被“占课”的情况,反倒是压缩了其他课程,去逐渐增加体育课的比重,体育教师们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待遇平等,每个学期还有国家下发的高温补贴和服装补贴费用。
  课程增加,教师团队也得充实起来,目前闻涛小学的教师团队有93人,其中体育老师有10人,招聘选拔的标准相当严格,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其大学的成绩需要在该专业的前20%,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刚入职的体育教师有1至3年不等的考察期,学校也会安排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体育教师行业已经从不受待见,变成如今的大热门。”
  金华市汤溪中学体育老师蒋凯表示,现在体育老师外出交流学习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且自主选择空间比较大,以前培训大多是以讲座形式呈现,现在可能会真正模拟一节课堂教学,参与感会明显提升,体育教师们迫切希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运动促进师生感情
  每堂课都是“公开课”
  杭州莫干山路小学的王瑞斌不仅是一名体育教师,还担任了班主任的角色,今年刚好又轮到带一年级,对他来讲是一次有经验的重新起步,“体育老师不应该只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需要跳出体育看教育,认识到体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王瑞斌说,刚开始担任班主任时也遭到过质疑,但通过努力,班上的学生不仅体育成绩高出同龄人一截,文化成绩同样齐头并进,“其实随着体育逐渐受到重视,体育老师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作为体育班主任,我尽量让孩子们能多花时间在运动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感情能逐渐升温,孩子们更愿意接受与倾听我的建议,这或许比严格的说教更管用。”
  体育课有着其独有的魅力,作为室外的课程,其实每节课都属于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公开课”,孙志星告诉记者,每次上体育课,学校的领导都会在楼上观看监督,不少家长们也会通过围栏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体育老师的授课过程其实是展现给所有人的,“首先是要保证安全,其次更要懂得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选择其适合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老师还要有发现好苗子的慧眼,及时推荐其走更专业的道路。”
  主动要求工作“加餐”
  愿体育带给孩子正能量
  来自杭州陈经纶体校的游泳老师刘子楠已经任教五年,在他看来,杭州游泳整体的氛围很好,作为体校老师每年去各个中小学选拔招生时,场面都十分火爆。多年的体校教学,他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队员身上,每当孩子们被输送到省队、国家队,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驱使他继续成为“工作狂”。
  而作为高中的体育老师,蒋凯同样希望能让自己的工作时间再多一点儿,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们运动的时间更多,“很多高三的孩子们要面临高考,可能体育运动就会被忽视,但其实体力跟不上,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我宁愿一天多上两节课,让更多的孩子得到休息、锻炼的机会。”
  教师节即将来临,作为体育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体育能被更加重视,学生们能热爱运动,家长们能懂体育,通过运动给更多的孩子们带来正能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