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马”如何重燃战火

  “到2020年,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这是2018年伊始,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印发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当中的一部分。事实上,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日渐加强,浙江省马拉松赛事数量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在2019年浙江省800人以上马拉松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的规模赛事超200场。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无马可跑,下半年扎堆出现,已经是必然现象。这样的情况下,跑友们需要哪些马拉松?路跑人又将如何群策群力、共渡难关?
  跑友们从户外跑到室内,下半年希望有亮眼的赛事
  “上半年的赛事基本都取消了,还好在1月的时候完成了厦门马拉松全马。”来自杭州的辣妈谭雪这段时间着实火了一把——从家里阳台南到阳台北长不过20米、宽不到2米的“跑道”里完成了半马,“长度20米,我大概要跑18步,这样算算在826个折返左右,400多个来回吧。”谭雪表示,虽然跑动了起来,但是在家毕竟比不上外面,跑完的感受就是小腿疼。“最希望的当然是疫情赶紧过去,摘了口罩去外面好好跑跑。”
  当被记者问到她会在下半年选择什么样的马拉松时,她表示会根据她的时间、爱好进行挑选,“现在的赛事选择余地大,我可以挑选喜欢的赛事去参加,既能完成跑马,又能赏花看景两不误。”
  这也是诸多省内跑马爱好者的共同心声。“如果发生‘撞车’,我还是会继续选择杭州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这两项赛事。”今年59岁的张柏春是杭马官方纪录参加次数最多的跑者,被授予“杭马永久号”荣誉的他与杭马共同成长几十载,可谓情深义厚。他告诉记者,截至去年,他已经跑了28次杭马、19次上马,是这两项赛事参加次数最多的跑者之一,“我选择马拉松主要看地缘性,就近参加,不然就是当地马拉松有足够的特色亮点。”张柏春表示,不论是赛事服务还是特色牌,只要足够吸睛,就一定能够吸引到不少与他类似的跑友。
  如何做得更出彩,是赛事公司下一步的目标
  马拉松发展至今已不是单纯的体育项目,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和匹配催生了马拉松经济,招商、运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谈好的商务合作取消或者缩减资金是可以预见的问题,这对于运营公司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消息。”浙江午马体育文化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青松介绍说,由于大量赛事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重启的时间,许多合作商目前还是持观望态度。“我们的合作商都是一些大企业还好,一些小型路跑赛事想要跟大型赛事‘抢生意’肯定会难上加难。”
  此外,“萧条”的上半年,带给马拉松行业的不仅仅是眼下无赛可办,待到下半年,赛事扎堆出现,如何更好地吸引跑者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
  “当下的情况已成定局,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赛事恢复后如何更好地吸引跑者参与。”浙江青鸟捷出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钱玫赟说,“按照往年我省的天气条件,下半年赛事会集中在9-12月,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要‘吃’进省内所有的赛事肯定会力有不逮。”
  那么,如何在原有赛事基础上推陈出新,锁定原有跑友、吸引进新的跑友就成了接下去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主要打算从赛事服务、赛道亮点以及黑科技等几个方面着手。”钱玫赟表示,去年温州马拉松率先启用了AR个人视频定制的服务。“去年这项服务一经推出,受到广大跑友的一致好评,我们打算今年在技术上进行再升级,使用5G等新技术,争取不留死角。”此外,钱玫赟认为,要针对不同的跑友设置不同的赛事,让跑友们对这部分品牌赛事产生信任,才能稳住受众。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准备“迎大考”
  2010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赛事13场,到了8年后,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581。经此一“疫”,不啻于给正火热的马拉松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但也不能否认,这段时间的冷思考或许会给行业带来新的生机。
  “下半年路跑赛事集中的时候,我预计全国每周的赛事或许会超过15场。”省体育竞赛中心主任陶自力直言,这样一来,大赛更火热名额难求,小赛更难过无人问津,如果不加以引导,这样的局面会影响我省路跑行业的后续发展,“需要各方相关部门通过政策、指导来引导赛事有序合理地进行。”
  事实上,赛事扎堆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于此,还对资源调配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可以调动的AED不足150部,可以支援路跑赛事的专业医护人员也只有万余人,更何况,裁判人数也远不能满足同时启动的各个马拉松。”因此,合理的引导十分重要。据悉,省体育竞赛中心方面已经开始收集相关数据,争取减少因为赛事扎堆而带来的影响。
  但纵观跑者、组织方和相关部门,大家对于马拉松行业的未来都持有向好的态度。不过,就像赵青松所说,接下来对于浙江省路跑赛事从业者来说,是一场硬仗。“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靠硬实力。激烈的竞争也会倒逼从业者,从根本上来说,这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是一件好事,马拉松也将迎来一次飞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