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使者,浙鄂牵手比翼双“飞”——记浙江省体育局干部周剑飞与他在武汉“疫”线的妻子沈新

  时至今日,距离浙江省体育局备战办工作人员周剑飞上一次见到妻子沈新,已经整整30天。沈新是浙江医院ICU(一)护士长,也是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重症监护组组长。
  1月27日上午,周剑飞开车送妻子到单位,下午,沈新便坐上了开往武汉的绿皮火车,第二天清晨赶到武汉市肺科医院ICU。疫情防控阻击战,收治重症患者的ICU是一线中的一线。
  三餐乱时差倒,时间总不够用
  “我是共产党员,我有经验,请求前往武汉。”大年初二晚上10点多接到医院通知,沈新主动请缨。跟她一同前往的,还有29名浙江重症医学科护士。作为一名有着23年ICU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在国家安危时刻,沈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报名时没有第一时间和家人说一声,但我是一名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她是怕我们担心。”周剑飞并不责怪妻子的“隐瞒”:“她是组长,病房里一进就是6个小时,算上穿脱防护服和记录病例,基本要8个小时才能走出医院。”周剑飞清楚记得,妻子有一天凌晨4点才交接好班,早晨8点接到任务,又立马起来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重重防护之下,护士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帮重症患者抽痰、翻身。对于做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病人,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去复查血气、凝血等指标,每三小时要去做一些口腔护理等,需要护士更加细心的照料,以保持患者的体力。
  在这个战场,时间总不够用。过去的一个月,沈新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忙碌,加上防护服紧缺,医护人员在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不喝水、吃饭、上厕所。几乎每天,沈新都会忙过饭点,但更让她难捱的,是脱水,所以每次喝水时,她总是牛饮一整瓶。
  进监护室时,会害怕被感染吗?沈新直言,她的心比较大。“既然来了,就是在把自己保护好的前提下,一心去努力救治更多的危重患者。”
  既当爹又当妈,想念的话没有时间倾诉
  关于妻子在武汉的情况,周剑飞都是通过沈新打来的视频电话了解的。“她每天进病房的时间很长,穿上防护服就不能碰手机,只有等她出来。”但抗疫一线最常见的就是紧急情况,夫妻二人很难有固定的时间。而接通时,周剑飞的话也不多,每次只是拉拉家常。但他想说的话,都在眼里。
  他们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一,明明还是个小女孩,却在沈新赴武汉前跟妈妈说:“妈妈你安心去武汉,我一定会管好自己的。”女儿的听话也让周剑飞很省心,妻子不在家,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女儿照顾好。
  在这段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里,周剑飞一直没有落下自己的工作。东京奥运会一天天临近,他要做的事有很多。如果没有爆发疫情,周剑飞此时应该在内蒙古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现场。而现在,从2月3日至今,他一直居家办公。虽未走上抗疫一线,但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浙江体育事业发展做贡献,又何尝不是“体育人”的战“疫”方式呢?
  两条短信、一些“偏袒”,体现组织关怀
  疫情期间,省体育局每天都要安排人员值班,但周剑飞一次也没有轮到过,这是省体育局对他的一些“偏袒”——妈妈不在身边,十几岁的女儿需要爸爸照顾。
  “有困难尽管说。”省体育局局长郑瑶的一条关怀短信,让周剑飞的内心备受感动。郑瑶在短信中说:“代我向你夫人问好,祝她早日凯旋。”省体育局副局长吕林也通过短信叮嘱周剑飞和他爱人保重身体。
  周剑飞告诉记者,得知自己爱人出征武汉抗疫后,省体育局领导多次慰问、关心,让他有需求尽管提、有困难尽管说。但周剑飞却表示,自己的困难都能克服,不麻烦组织。一名“白衣天使”,一名“体育人”,周剑飞夫妻二人身上,彰显着疫情当下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做好防护,早日凯旋。”简短的8个字,饱含深情、关心满溢。周剑飞在家中等着亲人团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