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残疾人单板滑雪队初步组建,12月迎首秀

  近日,“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北京启动。据了解,该项目是经中国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之一,也是第一个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中国残疾人体育科研项目。这也是在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落户中国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冰雪项目政策支持的一大举措。
  浙江作为体育大省也紧跟脚步,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尤其是在今年随着省残疾人单板滑雪队的正式组建,吹响了残疾人冰雪运动集结号。浙江省残联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晓枫表示,这是浙江积极响应残疾人融入国家“3亿人上冰雪”的号召,落到实处的一大举措。
  “科研项目主要涉及冬残奥会比赛项目的技术提升,包括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单板滑雪、高山滑雪、轮椅冰壶、雪橇冰球6个大项。这也是国家第一次将残奥体育类列入科研项目,足以说明其重视程度。”林晓枫表示,浙江省残联方面提出希望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发出浙江的声音,出现浙江的身影,“我们争取浙江籍的运动员获得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参赛资格,这也是我们目前奋斗的目标和严峻的挑战。”
  这对于省残联运动管理中心来说是一项“攻坚项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选拔适合的人才,确实难度不小,所以跨界选材成为比较好的一种模式,“目前我们的运动员很多都是跨界选才,采用这种超常规的选拔、训练模式和科学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快速提高。”
  林晓枫提到,浙江省在自然条件上“没冰没雪没资源”,但现代科技也创造了人工雪场和冰场,竞技方面也寻求跨省的“冰雪联姻”,着力与整合国内冰雪体育优质资源,打造浙江本土的冰雪队伍。用林晓枫的话来说,浙江冰雪通过各种努力“寻寻觅觅”,全省寻找人才,全国寻找资源,也摸索一条适合浙江冰雪运动发展的路径,在残疾人冰雪体育方面也迎头赶上。
  据了解,浙江省残疾人单板滑雪队伍于今年6月27日组建,已有浙江运动员入选国家二线队,但是我省冰雪运动在教练,地缘环境、技术、管理等方面仍然不占优势。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也抱着“短板必须补上,劣势必须扭转”的理念,另辟蹊径借助兄弟省份吉林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合作培养了10名单板滑雪运动员。
  谈到明年的全国残运会,林晓枫特别提到,全国残运会利用政策的杠杆,新增6个冰雪大项,这对于夏季举办这项大赛来说可谓破天荒,“有了高含金量赛事的平台,浙江省残疾人运动员就有了难能可贵的练兵机会,这类真刀真枪的国家级赛事,可以让我们的运动员通过参赛来快速提高技术,积累宝贵的经验。”
  12月25日,在河北省举行的全国残疾人单板滑雪锦标赛,将是浙江队的首秀,“队伍初建,目前起步良好,来自吉林的教练团队素质和训练方法也是国内领先的,在管理和保障方面也有成熟的体系,希望12月份的‘处子秀’能迎来‘开门红’。”林晓枫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