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教练扎堆寻找好苗子 湖州省运会比出全运会水平
浙江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正在激烈进行中,但在湖州市奥体中心游泳馆,出现了一批浙江功勋教练的身影:浙江游泳队首席教练朱志根等国家游泳队、浙江游泳队的教练们,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为浙江泳军的长盛不衰寻找下一个冠军基因。
10岁小将达到“运动健将”标准
各年龄组的水准都在全国超前
“省运会的游泳比赛一届比一届激烈。”陈经纶体校曾经诞生过吴鹏、罗雪娟、孙杨、叶诗文、傅园慧等游泳名将,在中国泳坛有着美国西点军校那样地位。柏自悦是陈经纶体校副校长、国家级游泳教练,杭州游泳队这次参加省运会,就是他带的队,而杭州游泳队的52名游泳运动员,其中有29名运动员来自陈经纶体校。
截至9月23日比赛结束,游泳比赛决出的54块金牌当中,杭州队获得了28.5块。
柏自悦赛前一直在热身池旁指导小运动员做赛前准备,时不时还看看边上比赛池中正在进行比赛的弟子们。柏自悦介绍,虽然这只是一届省运会,但各个年龄组的水平都在全国是超前的,“以杭州队为例,我们12到14岁的运动员基本上都在专业队训练,几名10岁11岁的小运动员甚至还达到了‘运动健将’的标准”。
以50米池的100米自由泳成绩为例,运动健将的成绩需要达到52.31秒,在刚刚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上,只要能够游进49秒的,都能站上100米自由泳的领奖台。而高考游泳项目中100米自由泳满分成绩则是1分5秒。“杭州队的梯队建设覆盖了5到14岁这9个年龄段,朱颖、吴霞君、吴鹰等都是国家级教练,所以能够涌现一两个好苗子绝非偶然,而且普遍水平都很高。浙江游泳有大批后备人才,好苗子的数量可以让其他省市非常羡慕。”柏自悦说。
孙杨徐嘉余后继有人
浙江游泳未来“百花齐放”
省运会作为选拔优秀后备人材的重要平台,在泳池边积攒着的却是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的力量。从台州2006年省运会开始,孙杨、叶诗文、徐嘉余、汪顺等运动员在参加省运会并取得优秀成绩后,逐渐成长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这片泳池就成了孕育冠军的舞台。今天在泳池中劈波斩浪的少年,假以时日,就是浙江的下一个孙杨、叶诗文。
尽管杭州队在已经结束的比赛中获得了超过一半的金牌,但柏自悦还是认为,尽管杭州游泳优势不小,但温州、嘉兴等地正在迎头直上,“温州队是杭州队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金牌是分流了,但对于浙江游泳的整体水平来说,这却是一个利好消息。”
在浙江全面重视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今天,各地市都采取了措施,大力发展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比如引进社会力量办体育,这项温州试点项目,已经有了不小成效,像作为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典型——吕志武游泳俱乐部,目前也已有了上百号游泳苗子,拥有了很强的竞争力,而与教育系联合办赛、让游泳项目走进学校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下,各地市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各地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也正是浙江游泳“百花齐放”的局面,吸引了国家队和省队的游泳教练多次来访,其中,孙杨恩师朱志根就专程到湖州看比赛。记者看到他的时候,朱志根正坐在看台,认真观看泳池中孩子们的比赛,那个神情和当年看小孙杨比赛时如出一辙。“省运会不仅考察运动员水平,也考察教练员水平,”朱志根表示,自己到湖州主要抱着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好的苗子,另一方面也是想跟业余体校的教练员聊一聊,跟他们沟通一下最新的执教理念。运动员水平提高了,教练水平也要跟上,优秀的苗子后面怎么培养和保护,怎么尽可能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这些都和教练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在朱志根的指导下,孙杨能够在27岁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而绝大多数中国游泳运动员在25岁以后,就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系(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伟看来,游泳在全省各地市的蓬勃开展,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氛围,除了家长对青少年从事游泳给予了大力支持外,另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游泳教练员水平高,培训规范,在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下,浙江游泳各年龄段的运动水平都很高。“今年在省运会上,我们设置了很多全能项目,而且既有大全能,也有小全能。”王伟介绍:“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任务,因此我们在省运会上一个年龄设立一个组别,这使得省运会游泳项目的金牌历史性地达到了110枚。这在其他省的省运会上都是不可能的。”
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拥有自己的计划,王伟介绍说,“除了在省运会后举办每年的浙江省重点后备人才集训外,我们将推进浙江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工作。这项工作的重点就是在游泳业训水平较高、场馆设置完善的地市设立浙江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带动浙江省游泳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扩大浙江省高水平游泳后备人才的数量,提高质量。”